精英教育的变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11:23 中国新闻周刊 | |||||||||
(刘芳对此文也有贡献) 中国现代教育一直以培养精英为己任,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陆续出现反精英教育的行为
★ 本刊记者/孙冉 西方近现代教育通行的原则是才能至上,崇尚精英培养,而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则似乎不太习惯以精英来论事。然而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在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前都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 中国在19世纪末,开始提出开发民众智慧的问题,之前办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强化国家机器,而不是面向民众。20世纪初,清政府取法于日本学制,连续颁布两部法定学制,中国的教育由此产生有据可依的学术体系,这是一个具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机构的精英学制,但是由于学制总年限长达20~21年之久,实际上能够享受这样教育的人是极少数的,尤其是两个学制里没有女性的地位,直到1907年才补充了女学的部分。1911年,民国政府的学制有所改变,倡导民主和共和精神,强调公民的培养,学制有所调整,但依然保留充满精英意味的以培养高等学校学生为目标的小学和中学学制。 1916年,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全面改革。这所中国首个官办学校——京师大学堂,留有科举烙印,学生多出身于贵族官僚或豪门,入学目的是为升官发财。蔡元培明确大学的宗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并进行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并沟通文理,废科设系,还改年级制为学分制,终于将北大改造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大学。 20年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大量留美的学生回国,而当时美英国教育的影响席卷了世界,在美国教育家频繁进出中国背景下,中国学制开始向美国学制学习,1922年出现的新学制体现了美国教育理念——偏于实用,适应社会生活。新学制又叫“六三三学制”,加强了中学教育,并在此阶段实行教育的分流:一部分升学,一部分可以通过分段制选择就业,如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四年初小,两年高小),在中学实行三三分段(三年初中,三年高中),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受教育。新学制颁布以后,整个教育的基本格局形成了。 此时,教育趋势开始考虑让大部分人感到共鸣,出现了从精英走向大众的教育趋势,中间三四十年代还有过调整,但在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下,能够受这样教育仍旧是少数。 中国近代教育1937年前的15年时间里,达到第一个发展的鼎盛时期,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一直到解放前,正式公布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法令、规程就有1500多个,办学数量与质量也较之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大大提高了。那时办学者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中国本土的开明办学者,他们了解世界教育情况,怀有改变中国现有教育面貌的志向,如厦门大学的创始人陈嘉庚,创办集美学园,包括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农业学校等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还有一种是具有留学背景的知识分子的校长,蔡元培就是其中的典范,他们的努力治学使得大学有了辉煌的成绩。 抗战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由北大、清华、南开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8年的短暂的教育实践中,创下斐然成绩。清华大学原校长、著名学者梅贻琦全权负责,他把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优良传统熔于一炉,努力倡导爱国、民主、科学、自由精神。对各家大师,联大无不设法聘而用之,因此联大教授中多为一代宗师和文坛泰斗,或者是学术修养很高的专家。西南联大坚持“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宽广视野,以及严格要求,培养通才的办学目标,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人才。其中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科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以及党政领导干部。“两弹元勋”邓稼先,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作家汪曾祺等是其中佼佼者。 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学习苏联教育模式——重视专业培养,发展单科人才,由此高校大量院系进行了调整组合,把很多学校变成了专科学校:如复旦大学合并浙大数学系,同济大学合并几个学校的建筑系。同时有些行业,如机械部,国防工业部,完全按照行业定位来培养行业精英,将学生直接放到行业岗位上去培养。那个时期苏联高等教育已经相当普及,教育落后的中国并不适合苏联学制。后来,开始实施两种教育制度:半工半读和半农半读,从那时的状况来看,中国的教育开始了教育大众化的探索,但是也并未能进行持续有效的改革。 文革使得教育出现断层阶段,78年恢复高考后,各部委办下面开始出现一些学校如北方交大,西南交大,中国纺织大学,各地兴起办学热。90年代的教育改革,打破部门的界限,实现教育整合,打破了大学为行业培养的格局。 ★ (感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杜立宪与《大学有问题》作者熊丙奇对本文的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