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积极发掘抢救历史文化资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15:41 国际在线 | |||||||||
国际在线消息(驻内蒙古记者文伟 赤峰台记者何键、通讯员王志永) 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内蒙古巴林右旗,近年来,积极发掘抢救历史文化资源,目前境内的文化遗址达到 206 处,其中,兴隆洼文化遗址 9 处、红山文化遗址 127 处、夏家店上下层文化遗址 36 处、辽代及辽后期文化遗址 34 处。境内古墓群 211 处。旗博物馆作为自治区文化厅批准成立的全区第一家县级博物馆,现在馆藏文物达到 126 件。
巴林右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辽代的故土,契丹族的发祥地,早在七千年前,这里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那日斯台文化”。近年来,巴林右旗以建设文化大旗为目标,坚持“全面保护,积极抢救,深入发掘,合理开发”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文物保护抢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旗三年来累计筹集并投入文化建设和保护资金近1300 万元,对清代荟福寺、旗博物馆、固伦淑慧公主陵、格斯尔庙、康熙行宫进行了彻底抢救性修复。投资500多万元大板巴林清王府和沙布台王府整修工作, 将于2007 年年底前全部完工。辽庆陵、辽怀陵是典型的辽代皇家陵园,其科学、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巨大,现在,已经将两处陵园 30 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全面保护,并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项目,计划投入资金 1000 万元,进行全面的保护性修复。同时,该旗还大力整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支持民族服装服饰文化, 2003 年承办了“首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节”,并将蒙古族鞋子开发成为热销的旅游产品, 2004 年,牧民妇女萨仁高娃制作的搏克套装艺术品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2004 年举办了“全国乌力格尔艺术研讨会”,著名说书艺人金巴扎木苏表演的乌力格尔“格斯尔”,已被编辑成 200 万字的书籍出版发行,旗文化馆正在筹建“乌力格尔说书室”。从 1997 年开始,拜访了 400 多民间艺人,整理了 200 多首民歌,其中 130 首入选《昭乌达民歌集》; 2005 年,投资 16 万元,与内蒙古孟腾音像公司联合录制了《巴林歌曲》光盘。 同年,又投资 35 万元,拍摄了大型电视记录片《巴林婚礼》,在 2006 年春节期间在内蒙古卫视频道播放。 今年以来,巴林右旗又以西拉沐沦河和查干沐沦河流域为重点,对全旗古文化遗迹遗址进行详细普查登记,现已发现 45 处新遗址,为文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