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记者参观北京奥运主场馆鸟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03:29 竞报 | |||||||||
本报讯 (记者 黄涛) “‘鸟巢’的面积有多大?”“‘鸟巢’能容纳多少观众?未来的利用如何?”……昨天上午,20多名参加中非合作论坛的非洲媒体记者来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用笔和镜头报道北京奥运的最新进展,而他们也成为中方媒体的采访主角。 上午10点,参观“鸟巢”的非洲记者乘坐大巴从北京饭店出发,一路经过东皇城根
当非洲记者们抵达“鸟巢”工地,一下车就被眼前这座新颖庞大的建筑所吸引。“我是第一次看到这座奇妙的建筑。”来自索马里的电视记者Axmed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尽管由于“鸟巢”正在施工,只能看到主会场巨大的网状钢架结构的非洲记者们仍对其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当有记者问主会场“鸟巢”这个称呼的来历时,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的张恒利副总经理介绍说,“其实主会场的这些不规则钢架结构设计最初是模仿中国陶瓷的‘冰裂纹’,只不过当模型出来后,发现用‘鸟巢’这个词来形容最为贴切,便因此流传开来。”张恒利还透露,整个体育场能容纳9.1万个座位,其中有1.1万个是可以拆除的临时座位。面对非洲记者们的一连串提问,施工负责人都进行了详细回答。 在采访过程中,非洲的记者们也成了中方同行的采访对象,“美丽”、“亲切”成了许多第一次来中国的非洲记者对北京的形容词。采访结束后,非洲的记者们都不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轮流在“鸟巢”前合影留念。有的还将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留给了中方的摄影记者,并一再请求其将自己的照片发过去,中方的摄影记者也爽快地答应了这个小小的请求。 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很快就结束了,非洲记者们在恋恋不舍中向“鸟巢”告别,并表示将把北京奥运的进展消息马上传回国内,有机会还要来北京看奥运会。 相关专题: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