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第四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03:47 重庆晨报

  

第四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张红梅

  

第四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陶卫红

  

第四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王影

  

第四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罗彬

  

第四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卢明亮

  

第四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胥悦

  

第四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王印毅

  

第四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贺斌

  

第四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钟志兵

  

第四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蒋从容第四届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11月8日是第7个中国记者节。昨天,我市一批优秀编辑记者受到表彰,以下是第四届“重庆十佳新闻工作者”的事迹简介。

  张红梅

  女,36岁,中共党员,重庆日报经济二部主任。1992年大学毕业后便进入重庆日报,开始了“用笔说话、用心为大众鼓与呼”的新闻生涯。

  在14年的时间里,她采写了诸如《静静的流水,无声的控诉》、《三峡工程带来的地震忧思》、《路桥收费改革,谁是赢家?》、《会展,重庆还缺什么?》等有分量的新闻,在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今年夏天,她一手抓抗旱的报道,一手抓民营经济的宣传,她亲自参与采写的《民营经济系列报道》见报后引起强烈反响,市委书记汪洋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动员会上对报道内容进行了引用;她组织策划的两组反映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内参,也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认可,市委书记汪洋和市委副书记邢元敏都作了批示。

  陶卫红

  女,35岁,中共党员,大学毕业,主任记者。曾任重庆日报特别报道部主任,现为《时代信报》副总编辑。

  她敬业爱岗,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敏感性,在十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很好地履行了党和人民“喉舌”的职责。

  她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她多次参与重庆日报的重大报道策划并出色完成采访任务。她采写的綦江虹桥事故、恶魔张君落网系列、三峡蓄水、开县井喷事故等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王影

  男,43岁,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于1990年代初开始从事电视新闻工作。曾分别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节目组担任摄影记者和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从事相关栏目的采编工作。1994年进入重庆电视台国际部从事栏目摄影记者和编辑工作。1998年起专职从事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和记录片的创作,逐渐成为复合型的专业人员,担负起文字、摄影、编导等多种门类的工作。

  他深入到城口大巴山区,创作出反映巴渝本土文化和宣传政府扶贫举措和希望工程的《漆》和《出山》等长篇记录片。他执导了记录片《巴人之谜》、《武士》、《下江人》等片。他在中央电视台年度大型纪录片《再说长江》中担任三分之一比重片集的撰稿、导演和主摄影,其中,由他执导的《再说长江》开篇片集《大江巨变》于今年8月分别获得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学术奖“最佳特别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撰稿奖”。

  罗彬

  男,35岁,199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1998年到重庆电视台从事电视新闻工作,先后在《第九直播室》、《今日视点》、《看了再说》、《直通现场》等栏目担任记者,最近6年来该同志主要从事新闻评论工作,坚守在舆论监督的第一线,有大局观念,富有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

  多年来该同志制作的新闻评论节目达两百多集,从不同的角度传达了党的声音和政策。他在节目中,反映了老百姓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促进了很多问题的解决。制作的节目多次触动了黑恶势力的利益,在遭到人身威胁时,也毫不退缩。在打击非法煤矿行动中,他不为非法矿主的重金所动,多方位报道了整顿小煤矿情况,制作的《政令是如何执行的》新闻评论节目获国家级大奖。

  卢明亮

  男,42岁,中共党员,于198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后被分配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2000年卢明亮同志获得新闻系列副高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被重庆电台聘任主任编辑。先后担任电台新闻部采访科、编辑科和新闻热线科科长。2000年9月至今先后担任重庆电台新闻中心副主任、主任、新闻频道总编、广电集团广播新闻频道总编。

  2001年8月至今,卢明亮同志担任新闻中心副主任、主任和新闻频道总编辑以来,仍然坚持深入采访第一线,采写了大量新闻稿件,如《党旗高扬》、《高峡出平湖》、《来自淹没线下的故事》等专栏,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重庆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

  胥悦

  男,30岁,中共党员,1999年至今担任重庆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其制作的大型报道《直击135》荣获中国新闻二等奖,8年来采访报道各类新闻1600多条。

  他报道的题材范围广,又能突出重点,深入现场。对扶贫和移民题材情有独钟,不畏艰苦,几乎踏遍我市库区所有移民乡镇,多次在移民家留宿,拍摄到许多可以见证历史的珍贵镜头。

  在我市遭受百年不遇的干旱中,他采访报道了很多抗旱救灾的感人事迹,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在一次跟随市委书记汪洋的调研中,他突发胆囊炎,但因为当时采访已经开始,无法换人,他忍着强烈的疼痛,汗流满面地认真拍摄下每一个生动的镜头。

  王印毅

  男,29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该同志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的体育报道刻板模式,克服新闻同质化倾向,强化体育报道人性化、细节化以及清新的散文式写作风格,加强了体育报道的文化意味和趣味性,吸引了众多非体育迷的阅读兴趣,深得广大读者的欣赏和认可。

  他是我市体育报道领域中具有国内外大型采访经验最多的一线从业者,多年来,采访报道足迹不仅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而且还多次作为国际足联、亚足联、英足总等国际或区域体育组织在本市邀请的惟一代表,先后赴德国、荷兰、葡萄牙、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卡塔尔、新加坡等国采访男足世界杯、世青赛、欧锦赛、英超、意甲以及亚洲杯、东亚四强赛等大型赛事,刊发了数百万字的作品,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和诸多的奖励。

  贺斌

  男,39岁,1999年进入重庆晨报以来,历任政治经济部记者、编辑,社会新闻部编辑、副主任,现任编辑中心副主任兼本地新闻编辑部主任。

  在非典横行的2003年,贺斌不惧危险,与一线记者一起,前往重医一院的非典隔离病房采访,与非典疑似患者仅一“门”之隔,采写了感动人心的报道《隔离病房的娘子军》。2005年9月,调任编辑中心任副主任的贺斌与同事们一起,将本地、财经、中国、国际新闻的编辑,纳入统一管理,打通了各新闻板块间的藩篱,使重庆晨报的编辑整合能力得以加强。

  2006年,百年一遇的干旱高温肆虐山城,贺斌和同事们一起,在全市率先推出了特大干旱的专题报道,而且自始至终奋战在编辑一线,力主记者深入抗旱一线,刊发了一系列带有滚烫温度的现场特写以及人物通讯,弘扬了山城人民抗击自然灾害的坚强意志。

  钟志兵

  钟志兵,男,36岁,大专文化,现为重庆商报社版式中心摄影记者。自1999年投身新闻工作以来,经过刻苦努力,逐步成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新闻业务骨干,其工作态度和采访作风口碑甚佳。2003年,他是第一个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非典”病房拍摄的记者,其摄影作品引起全国反响。

  他充分认识到摄影报道在现代传媒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抢抓抢拍有新闻价值的镜头,往往冒着严寒酷暑长时间守候,不顾疲劳、危险,往返奔波,被同仁戏称“钟亡命”。

  他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富有同情心,大量报道起到良好效果,改善了当事人的处境。几年中,他个人为弱势群体捐助近万元。

  蒋从容

  女,37岁,巴渝都市报社编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中共党员。

  她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忠于党的新闻事业,有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遵守新闻纪律,能自觉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中有较好的口碑。

  她所编稿件质量高,《<九妹>好哄人》、《悲喜三峡》、《另一种完美》、《涪陵剪刀梁成功爆破》、《涪陵,和谐与梦想同在》、《美国朋友来涪陵当保姆》以及参与写作的《在“非典”面前……》等多篇稿件在重庆市和全国获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