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校园陪读房:高三学生温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06:1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成都市实验中学全国率先尝试开设由父母全程陪读的寝室引起争议

  昨日中午12时左右,成都市实验中学的学生公寓一区来了两名特殊的“房客”,该校高三年级3班的王诗慧同学在父母的陪伴下,跟随班主任景老师来到一间只有一张上下铺钢架床的寝室里,一家三口瞧了瞧后便开始忙碌起来———挂蚊帐、铺床单、整理书籍、打扫卫生,不一会儿寝室就焕然一新,变成一个感觉十分温馨的家。

  而从今日开始到12月6日,母亲李琴珍将完全按照学校住校生作息时间表,和女儿一起起床、吃饭,陪伴女儿学习生活一个月。据该校副校长沈明德称,学校正在尝试推行学生寝室向家长开放,允许家长入住,旨在将家长陪读完全引入校园,为陪读家长和学生提供最大的方便。

  首开先河陪读房温馨如家

  昨日中午12时,成都市实验中学高三年级3班的学生王诗慧和父母提着两个沉重的旅行箱走进校园直奔学生公寓。

  进入公寓后,宿舍管理员将他们带进一个门上挂有“陪读房A-01”牌子的寝室里,“早已布置好了,你们再简单收拾一下就可以住了。”管理员对王诗慧一家说。据记者观察,陪读房里只有一张上下铺的钢架床,进门两侧分别各有一个大衣柜,还有一个长长的书桌,墙上挂着几副字画。王诗慧和父母看过房间后互相点点头,表示很满意。

  随后三人开始布置起来,刚才还显得空空荡荡的房间变得温馨起来,充满了家庭的氛围。“我将在这里陪女儿同吃同住同学习一个月,以帮助女儿快速度过刚刚出现的高考紧张期。”母亲李琴珍如是说。

  据悉,这是全国校园中第一间陪读房。

  校园陪读

  家长孩子有压力

  房间收拾妥当后,一家人来到食堂就餐,看着同学都是单独就餐,王诗慧坐在父母中间显得有些尴尬。记者就此采访了这一家三口。母亲李琴珍坦言:“第一次在校园里陪读,还是感觉压力很大,尤其对孩子来说,同学们知道她的父母在学校里陪读,会不会对她产生一些偏见,这些都是让我们比较担心的。”女儿王诗慧也表示:“从来没有过这种家庭和上学如此接近的时候,还有种我带着妈妈一起去上学的感觉。”当记者问及王诗慧如果同学知道自己的妈妈来学校陪读,会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时,她想了想,点了点头。

  “以前在校外租房子陪读,现在学校推出‘陪读房’在校内住,其实两者也没有实质性的差别,而在校内陪读更能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母亲李琴珍告诉记者,自己计划陪女儿一个月,到她度过高三紧张期后就搬出去。“如今校内孩子读书,校外父母陪读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相信女儿的同学们也会理解作家长的苦心,而不会引来他们的嘲笑。”

  据悉,从明天起,李妈妈还将走进女儿教室,跟高三(3)班的同学一道上课。

  吃过午餐,一家人在房间里稍事休息后,王诗慧在父母的陪同下又来到学校的阅览室看书学习,而父母也各选择了一本关于讲中学生教育的书籍坐在孩子身旁看起来,王诗慧不时和父母就书上讲的某些问题轻声谈论着。王诗慧的父亲王礼表示:“这样可以与娃娃多些沟通和交流,便于家长随时了解娃娃的情况,给娃娃减轻压力。”

  学校表态

  有助缓解高三压力

  据成都市实验中学副校长沈明德介绍,第一期共推出5间寝室作为陪读房,目前5间房已被家长全部预订。他介绍说,陪读父母最多只能在学校陪读房陪读一个月,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去适应高三紧张的学习和生活。沈明德称:“如今家长陪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家长在学校周围租房子住,以便照顾孩子,学校为这些父母的良苦用心而感动,于是决定在校园内开设‘校园陪读房’,既可以方便家长又可以让他们的父母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心态。”

  王诗慧的班主任景老师也认为,到了高三,许多学生慢慢开始紧张起来,家长陪读可以更好地照顾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宽松的家庭气氛。孩子与家长一起生活还可以增进相互的感情交流,有助于为孩子减轻压力。

  陪读房一开争论自然来

  赞成方

  有助孩子缓解压力方便及时交流沟通

  家长

  王诗慧的父亲王礼:这样可以与娃娃多些沟通和交流,便于家长随时了解娃娃的情况,给娃娃减轻压力。

  学生

  一高三学生:陪读无非就是跟父母处得近一点,既能感受家庭温暖,又能缓解压力,况且陪读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专家

  四川大学学工部副部长格桑教授:家长陪读有好有坏,好的是可以更好地照顾孩子,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但如果过分宠爱,则会导致陪读走向误区,还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如果孩子一直处在父母督促之下才能学习和生活,那么就会失去自己的性格。如果不影响学校正常的寝室管理、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家长和学生确实有强烈需求,未尝不可尝试,但作为一种应急机制绝对不能超过一周时间。他指出,家长进校陪读不但要安排好孩子的生活,更应该讲究方式去鼓励孩子学习,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学会独立,尽早搬出去,让孩子一个人去完成高三的学习生活。

  反对方

  将会养成依赖思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

  家长胡先生:学校推出陪读房值得商榷,如果父母陪读,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对父母的依赖,久而久之就会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生

  一高三学生:设立陪读房没有必要,只会让我们变得懒惰,就算学习再好,但连日常的生活都不能自理的话,也等于是一个“高级”废物。

  专家

  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叶上雄教授:陪读房不宜提倡,家长陪读会让孩子失去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以及减弱他们面对困难、挫折的应对能力。即使家长进校陪读,学校先期开放的5间寝室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四川省教育学会研究员纪大海教授:陪读现象历来存在,我不主张校外陪读和进校陪读,家长陪读反而让学生更紧张,可能会让学生在家长的24小时陪伴中失去自由思考、想像和发挥的空间,同时家长在陪读中会减弱孩子的发展原动力,即使考入好的大学,也可能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症状,给孩子后期发展带来诸多问题。

  延伸思考

  高三了,很多学生都是18岁了,还有住“温室”的必要么?问题是,部分孩子出现高考焦躁症是客观现实,那么是让他们在困难面前学会应对,从而长大、成熟,还是先让他们顺利度过高考,取得好的成绩,再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

  莫为陪读“长”风气

  □文华

  陪读之风在今年呈现出强势。夏末初秋时节,上百学生家长露宿清华校园,曾引起国人震惊和热议。而今在成都市实验中学,家长再无露宿校园之忧,他们有了名正言顺的“陪读房”。从驻扎校外陪读到露宿校园,再登堂入室至校方设立的“陪读房”,这股在独生子女时代刮起的陪读风可谓顺风满帆,节节胜利。

  翻检过往舆论,却又发现一个令人费解的事实,无论报刊网络,大部分舆论都对家长陪读持反对意见。认为家长陪读,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认为家长陪读,既耽误了家长的工作,也给孩子带来了心理压力,是两头不划算的事情。只是舆论在批评着,陪读也在进行着,而且愈演愈烈。为什么会这样呢?有道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外人对陪读现象略一思考,发表点看法,轻轻松松;当家长的却把它当成一件大事,想着孩子的未来,越想越觉得放心不下,想到最后,就抱着铺盖卷陪读去了。

  这就是家长方面的原因:他非要去陪读,一方面表达对子女的爱心,一方面也是让自己放心。这样的陪读,饱含着为人父母的深情,却有其非理性的一面,究竟对孩子有没有好处,他自己也不甚了了。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到了十七八岁,的确自理、自控能力比较差,家长守着他,督促他学习,给他料理生活上的事情,把孩子送进大学再说。但这样的情况也反映了家长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的失误。所以陪读风猛涨,还说明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家长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走入了误区,没有及时“放手”,以至于不得不在上高三和读大学时来“扶持”。

  这样一股陪读风,笔者以为,或多或少反映出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它没能把孩子及时培养成独立的人。对于陪读现象,我们可以理解它的客观存在,因为对于一些没有获得独立能力的孩子来说,要去面对高考这样的人生大事,可能有些勉强,父母的陪读算是一种权宜之计。但对于弥漫于当前社会的陪读风气,我们应该有一种清醒的态度,那就是希望家庭教育能够担负其应有的责任,尽早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而不是一味迁就这种风气。

  成都市实验中学“陪读房”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一个信号,即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让步,是对当今孩子独立能力脆弱化的迁就和让步。陪读往前一步,或许意味着教育往后退一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