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陪读不言苦 拳拳父母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08:00 南海网-海南日报

  

陪读不言苦拳拳父母心

  林萌

   聚焦理由

  陪读,这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尽管在任何字典里都检索不到,但陪读现象,这些年却如野草般快速地蔓延。

  从农村到县城,从县城到都市,为了孩子,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不断向学校周围进发,安营扎寨。

  陪读现象出现之日,便是争议之时。家长陪读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更扎实地学到知识。尽管陪读的方法方式不同、效果有差异,但其中体现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从这个意义上讲,陪读可以说是一种投入,一种责任心。

  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愿被当作温室里娇嫩的花朵,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不希望来自父母的压力。

  是隐形的翅膀,还是隐形的伤害?在两代人的观念碰撞中,这种中国特色的爱就在我们身边演绎。

  如今,一部名叫《陪读》的电视剧正在全国热播,大大小小的“陪读社区”、“陪读村”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萌发。望着中学附近火爆的求租广告,原来,不经意间,“陪读”之风正裹着父母浓浓的爱意开始在我们身边蔓延。

  陪读上班族 奔波于三地之间

  在“陪读”大军中间,上班族无疑是最普遍,也是最辛苦的,工作和孩子要两头兼顾,整天在单位、学校、家三地之间来回奔波。

  一个下午,记者敲开了一个普通陪读家庭的房门。房间约二三十平米,只有简单的书桌和两张床,桌上堆着满满的书,陪读学生小林正在吃母亲送来的午饭。

  小林母亲王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儿子上高三后,家在金贸区的她就开始了陪读生活。她为儿子在学校附近租了个单间,因为没有厨房,房东不让开伙,所以她每天自己做好饭送来。

  为了让儿子及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她变着花样给孩子搭配营养餐,每天提前把菜买好,让家人做好准备工作。而自己一下班就开始忙碌,做好后顾不得吃就马上送到学校来。等儿子吃完上课去了,她才开始吃饭,但等收拾好餐具和房间,离上班的时间又近了。

  晚上吃完饭,王女士要么在房里陪儿子学习,要么等儿子下晚自修回来。“虽然像个陀螺到处转,挺辛苦,但对儿子有帮助,再累也值得。毕竟辛苦一年,也许能得益一辈子。”她说。

  买房陪读 升一次学搬一次家

  “严格地说,我并不是被陪读的孩子,从初中到现在,我一直住在自己家。但是,我又和一般走读生不一样,我有几个家,我每升一次学就搬一次家。”高三学生阿纯说。

  阿纯的经历可谓是新版“孟母三迁”,还在读小学时,她的父母就计划在重点初中、高中的附近买房,为将来就近陪读打基础。“当时房价还不是特别贵,爸爸妈妈觉得买房既是一种投资,对我将来上学也方便。”她说。

  阿纯小学毕业后,她搬了第一次家,全家都住到离初中最近的一套房子里,其他空房全部出租。当阿纯顺利升入高中后,父母又不辞辛苦,把家搬到离学校最近的一套房里。她说,搬家其实非常麻烦,零零碎碎的东西太多,每次都要花大力气。但为了让她住在家里舒服些,爸妈还是一次次搬家陪读。

  “每次搬家都是以我为中心,我上学近了,可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考虑过他们自己工作是否方便。”阿纯感激地说。

  外地父母 租房子或投靠亲戚

  孩子上高三了,学习情况怎么样、情绪好不好?这成了外地父母最担心的问题。路途遥远,不能随时探望,也不能辞去工作,租房陪读。怎么办?

  在海中附近一家宾馆,记者见到了一个在这里长租的陪读家庭,他们已经在这住了几个月了。记者算了算,即使按照该宾馆最低的房价,租间房一个月至少也要千元左右。

  敲开房门,开门的是高三女孩小欢的亲戚,房里不像一般宾馆房那样简洁、冷清,多了很多书和衣服,更像是一个小家。

  小欢家住三亚,由于体质不是很好,父母担心高三压力太大,对她身体和情绪有影响,便在宾馆长租了一间房。小欢的阿姨说,她爸爸妈妈都要工作,不能天天来照看,平时都是他们在海口的亲戚帮忙,每天送饭给她。不过她妈妈会经常上来陪她。

  “还要在宾馆住多久,得看孩子的情况怎么样。住宾馆开销太大,也不是长久之计。”小欢的阿姨说。

  打工陪读 生意围着孩子转

  经济条件有好坏之分,但爱子之心却没有区别。

  在金花市场内,记者见到了卖卤菜的李师傅。李师傅是四川人,在海口打工有好几个年头了,去年女儿考上了府城中学。为了让女儿回家方便,李师傅搬到了学校附近,并租了间门面继续做卤菜生意。

  虽然女儿方便了,但那里的生意却一直不好。坚持了几个月后,李师傅只能忍痛搬家。“孩子上学开销不小,不能不多赚钱啊。”他说。后来,李师傅选择搬到金花市场,这里生意好些,离学校又不是太远。

  由于做小吃生意,李师傅夫妇每天五六点钟就得起床买菜、加工。为了不打搅女儿睡觉,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轻。“条件只能是这样,父母能为娃娃做多少就是多少。”他说。

  一位被陪读者的回忆——爱如大山

  父母之爱,像大山一样深厚与无私,让人感到温暖。

  父母之爱,也可以像大山一样沉重,让人难以背负。

  这是小莫对六年前陪读岁月的注解。

  “我读高中时,陪读还是件新鲜事,我应该是我们那地方第一批陪读的学生。”目前在海口一家事业单位供职的小莫回忆说。

  高中三年,小莫都在学校住读。但是,第一次高考,小莫却落榜了。“妈妈认为我在学校贪玩,所以决定在校内租间房子管管,也方便照顾生活。”她说。虽然小莫心里极不情愿,害怕被同学认为太“娇惯”、被排斥,但因为复读,她没有拒绝母亲的决定。

  房子是一老师的宿舍,因为当时很少有家长陪读,所以房租极便宜。第一天搬进“新家”,小莫就吓了一跳,两边的邻居竟是自己数学和地理的任课老师。看着爸妈惊喜地和老师打着招呼,小莫的心却紧张得突突地直跳。

  陪读后,父母的重心全转到学校了。出租房没有任何家电,父母吃完晚饭后就在空空的房子里聊天打发时间,只为等小莫下晚自习后,看看她是否还要吃点什么。高考完回家后,小莫突然发现家里的电视机坏了,原来爸妈很少在家,几乎一年没开过电视机,机器都受潮了。

  虽然陪读让父母渐渐看到了希望,但却带给小莫很大压力。

  “有点孤注一掷的感觉。当时陪读的学生极少,感觉自己很不合群,加上老师是我邻居,担心有人说我开小灶、特殊化。妈妈也常说,‘为你创造的学习环境这么好,你可要好好学习,周围的人都在看着。’她是在激励我,但这让我心理负担更重。”小莫说。

  父母都陪读了,还考不好,这渐渐成为小莫心头的一个噩梦。她担心成绩不好被同学说闲话;担心没考上大学,让家人在别人面前难堪;更担心辜负为自己付出巨大心血的父母,让他们失望。

  小莫开始失眠了。“有两三个月我晚上一点睡意都没有,每天睡觉不超过5小时,可睡这么少白天竟也不瞌睡,只是烦躁和疲惫。”她说。父母开始为小莫买来大堆安神补脑的营养品,但没什么效果,更让小莫恐慌的是,梳头时开始掉头发,“这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简直是太痛苦了。但没有办法,只能往前冲,寄希望于高考结束。”

  小莫最终考上了一类大学,她的爸妈庆幸当初做了正确选择。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陪读,原来校内千元左右的房租,现在已经飙升到五六千元一年。

  “如果说陪读对我学习有什么促进的话,那就是压力。但压力这东西,控制得好是动力,要是失去控制,便会适得其反。”小莫说。

  “陪”与“读”的碰撞

  陪读,作陪的是父母,读书的是孩子。在这个颇有争议的话语圈内,父母和孩子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学生究竟愿不愿意陪读,家长为什么选择陪读……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对话”呢?

  学生:

  担心父母辛苦 多半不愿陪读

  家长陪读的目的就是给孩子提供更舒适的睡眠,更充足的营养,更安静的环境,让他们安心学习。虽然不少家长为此甘愿花费钱财、不辞辛劳,但与他们陪读的“热情”相比,孩子的反应却要“冷淡”得多。

  记者随机在海中、海师附中、侨中等学校采访了20多名高中生,没有一名学生表示,愿意主动向父母提出陪读;而对于父母提出陪读要求,有80%的学生表示会反对。“父母工作养家太辛苦,陪读又费钱又累,自己学就好了。”海中的一名高三女生这样说。

  此外,有部分学生认为,陪读代表父母的期望高,这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而在中学低年级中,有学生表示,父母陪读会失去自己的个人空间。

  只有少数学生表示,如果高三时,父母希望能在附近照顾自己,自己会考虑同意。“到了高三,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习上,无所谓个人空间了。在学校住集体宿舍,难免会碰到不必要的人际纠葛,影响学习。”侨中的高二女孩婷婷说。

  而陪读学生,他们对自己的特殊身份也比较敏感,“学校竞争激烈,陪读难免会让人觉得你的实力不够强,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要是考得不好,心理压力更大。”高三学生阿华坦承。

  家长:

  易了解孩子情况 自己也安心

  尽管孩子并不乐意陪读,但家长们还是不断向学校周围进发,安营扎寨。有些家长是孩子一进高中就陪读,而有的家长则是“逢三”再陪读……

  然而,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陪读都不是件轻松活,家庭经济负担会加重,工作会受到一定影响,体力和脑力劳动消耗更大大增加。如此“折腾”,到底是为啥?

  “肯定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当然,家长自己也会安心些。”尹女士第一次陪读是女儿上初三时,她认为,虽然不能保证陪读就一定能考好,但让孩子休息好,吃得好,总没有坏处。

  和尹女士一样,不少陪读家长都感受到了孩子升学的压力,他们认为,学习只能靠孩子自己,家长除了在他们身边照顾,也帮不上别的忙。但孩子在自己身边生活,放心些。

  

陪读不言苦拳拳父母心

  对于孩子而言,陪读是隐形的翅膀,还是隐形的伤害? 林萌

  专家看陪读:是隐形的翅膀,还是隐形的伤害

  对于陪读,家长和孩子们各有看法,家长认为是看不见的翅膀,助孩子起飞,而孩子则认为它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到底是“隐形的翅膀”,还是“隐形的伤害”?对此,今天我们分别请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和高三教师,让他们谈谈对陪读的看法。

  省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蔡蔚教授认为,一般家长到学校陪读有两种心理,第一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不放心,要想亲自到学校进行监督,希望能约束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这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如果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就会贪玩、上网吧,甚至早恋。

  蔡蔚认为抱着这种目的陪读,家长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不信任,这样孩子很难建立起自信,对孩子的成绩以及将来都会造成影响。蔡蔚教授告诉记者,他认识一位母亲,专门从内地赶到海口,在海南中学附近租房子陪女儿。因女儿长得漂亮,母亲害怕她早恋,放学和上学都接送到学校门口,不允许女儿与任何男生接触。因母亲管得太严,孩子患上抑郁症。

  而陪读的第二种心理是想给孩子提供更周到的服务,给他们洗衣服、做饭、搭配营养,然后家长们盯着孩子的分数。蔡蔚说,在短期内,孩子的成绩可能提高,但从长远看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这种孩子高中陪到大学还要继续陪,孩子的理想、人生目标永远也无法树立起来,只会让他们离正确的人生轨道越来越远。

  蔡蔚认为,陪读现象风靡也与现行的教育制度有关,高分数、好大学就等于好的未来,它逼迫家长们不得不当“监工”;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让陪读愈演愈烈,海南中学、华侨中学附近的“陪读村”就是最好的说明,为了孩子上好学校,家长不惜卖房辗转四地,往好学校附近挤。

  国家二级心理指导师高茹认为,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没有自制力容易接受不良影响,父母为了孩子的成绩更好一点去陪读可以理解。但父母陪读一定要与孩子做好沟通,取得孩子的同意,不然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高茹分析很多父母选择陪读,实际上是缓解自己心理压力的一种表现,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自己又帮不上忙的时候,陪读能让他们心里好受一点。孩子高考父母的压力也需要排解,不让它会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整天追问成绩、强迫学习,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因此陪读在短时间内对提高成绩、缓解压力方面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高茹建议在压力面前父母可以适当“示弱”,让孩子独立来承担,这样对于孩子的自信成长有很大好处。

  嘉积中学高三班主任邵秀玲老师每天都和学生家长打交道,她很理解家长的心情,家长到学校照顾孩子实际上也是对学校、对老师的支持。邵秀玲认为陪读要因人而异,有些体弱多病的学生确实需要家长照顾,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完全是依赖心理强,家长在打算陪读前一定要与老师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状况。

  

陪读不言苦拳拳父母心

  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心愿。图为在考场外等待孩子的父母。林萌

  陪读助长租房经济

  陪读就那么几年时间,所以和买房、租宾馆相比,陪读父母大都青睐在学校附近租房,即方便又便宜,于是一拨拨的陪读大军蜂拥而至。

  水涨船高。在市场的驱动下,学校周边房租节节上涨,成了非繁华地段中的黄金“特区”。

  在海秀路华侨中学附近,树上和电线杆上贴了不少出租房广告,有的还标明“限招学生”。一位房东老板表示,光学生住,可以合租套间,每月1000元左右。如果家长要陪读,还有小一点的单间出租,每月400元左右。当记者表示贵了的时候,老板有些不悦地说,这里不能和外面比,一直是这个价,贵点很正常,家长多,房子少嘛。而在网上,记者还看到不少家长发贴,希望租到海中、侨中学校附近的房子。

  在金花新路、板桥路附近,放学后常可以看到穿着海中、海师附中校服的学生三三两两出现在小巷,消失在某扇出租房的门里。

  记者以租房为由,和金花新路的一位老板娘聊开了。老板娘的楼房有6层,约有四五十间房。“现在只剩一间单间,280元一个月,不包水电。”老板娘说。

  粗粗一算,老板娘每月租金就可收入1万多元,看来,在这里当“包租婆”的确过得滋润。当记者提出是为学生租房,需要安静、安全时,老板娘马上表示,“我这里住了十几个海中、海师附中的学生,有学生自己住的,也有家长陪读的。绝对放心。”

  正说着,一位穿着校服的女孩从门外进来,和老板娘打招呼。“她是高二的,就住楼上。”老板娘说。随后,记者上了楼。在顶楼一间大房里,一位母亲正在阳台上洗菜,准备做饭,刚回来的那女孩正坐在床上休息。这位母亲告诉记者,她们的房子可以做饭,所以贵点,一个月400多块钱。

  临走的时候,老板娘特地嘱咐记者,要定就早点来,房子太俏,前脚刚走可能就被别人租了。

  与海口普通出租房价格相比,陪读房间的价格要贵上近1倍。但这只是校外“黄金地段”的身价,据了解,在校内的“核心区域”,房价远远不止这些。

  相关链接

  陪读万象

  武汉:

  数百母亲扎堆汤逊湖

  “陪读社区”

  位于武汉市江夏茅店的汤逊湖社区,本是一个建给当地农民的社区。由于毗邻名校华师一附中,它成了众多学生家长眼中的黄金宝地。怀着同一个梦想,几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母亲在这个小区扎堆租房成了邻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陪读圈子。

  陪读家长年龄最大的是位69岁的婆婆,由于孩子爸爸是公安,妈妈是老师,抽不出时间来陪读。所以只有做奶奶的来陪,而孩子爷爷则留在家,照顾另一个孙子。

  杭州:

  大学周边悄现“陪读村”

  在杭州下沙大学城旁边的上沙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陪读村”。据介绍,目前该村有三百多出租户,有数十户是家长在这里陪读的。他们中间,远的来自内蒙古,四川、重庆、湖北,近的来自浙江省的金华、温州、宁波等地。

  针对越来越多的陪读现象,有一所高校还专门召开了一个会议———邀请近二十名陪读家长一起座谈“陪读”。据介绍,这些被陪读的孩子,九成以上都是迷上网络游戏的缘故,因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以至于有的家长把孩子迷恋的网络称为“电子海洛因”。

  哈尔滨:

  大学生做陪读

  哈尔滨的一家家政公司最近推出“大学生陪读”的新家教业务,每天给孩子辅导功课,陪写作业,甚至还陪着踢球、上网等,深得孩子喜欢,家长也很满意。

  据介绍,陪读按孩子年龄不同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种,价格是每月300元至800元。大学生陪读之所以受到家长如此的青睐,主要是它打破了以往请来的家教只作为“老师”进行定期解答疑难、辅导功课的固定服务模式,大学生作为给孩子找来的一个伙伴、朋友走进他们的生活,不但可以辅导孩子的功课,还可以与孩子进行交流,传授学习方法,沟通思想,甚至影响或改变孩子们的性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