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和谐河北建设惠及6800万燕赵儿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8:42 河北日报

  迎接省第七次党代会特稿-向党和人民交一份优异答卷(之三)

  刚刚过去的5年,是河北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六届省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和谐”理念的指引下,坚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更加关注人
民生活改善,更加重视社会安全稳定,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构建和谐河北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原声回放]“农村稳,天下安。河北农村人口占70%以上,如果不下大力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矛盾,就谈不上构建和谐河北。”—————白克明

  在拥有5400多万农民的河北,没有农村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河北就是一句空话。六届省委着眼全局,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建文明生态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找准找好了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

  这是发生在燕赵农村的一场伟大革命———从2003年3月开始,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在全省农村持续开展,我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翻开崭新的一页。

  在广大农村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是省委基于对省情和民情的科学认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河北高度提出的战略举措。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省农村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的发展,依然远远落后于城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去甚远。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如何尽快改变农村的生活环境,使城乡协调发展,就成为我省最主要、最紧迫的问题。

  对此,省委尖锐地指出,一方面,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不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矛盾,就谈不上构建和谐河北;另一方面,目前大量的社会矛盾表现在农村、聚集在农村,不及时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整个社会的和谐就会失去基础。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省委总揽全局、着眼长远,强调指出,构建和谐河北,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放到基层,也就是说要从农村、从基层入手构建和谐河北。具体而言,就是要以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为载体,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从各方面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把创建活动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认识到位,措施才会有力。2003年3月,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我省在4700多个村开展了创建文明生态村试点工作。2004年4月,提出了到2020年全省农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的目标。省委反复强调,创建活动要依靠群众,不搞强迫命令;因地制宜,不搞过高标准;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动员广大农民、组织社会力量,在农村硬化道路、净化街院、绿化村庄,让农民看到好处、得到实惠,使创建活动赢得农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积极参与。

  物换星移,时光飞逝。截至2005年底,全省已有7300多个行政村基本完成创建任务,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5%,4900多个行政村列入2006年创建规划,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0%。几年的成功实践,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明生态村创建如多情的彩笔,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生动地写在了燕赵大地上———硬化村内道路4.51万多公里,11000多个村的主要街道和入户小街小巷基本实现了硬化。村庄植树9675万多株,许多村庄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建沼气池171.27万多个,卫生厕所175.38万多个,9596多个村建立了垃圾池(点),7500多个村不同程度地解决了洗澡难……

  文明生态村创建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悄然改善着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为燕赵农村带来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新气象---全省有1.3万余个村新建了文化阵地,红白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不断普及,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日益深化,村民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普遍得到建立健全……

  伴随着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我省广大农村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全省第一批创建村中,3014个村引进各种富农项目4595个,3400多个村搞起畜沼菜一体化的循环经济。观光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在一些地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原声回放]"要着眼于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见得到的实惠,展开构建和谐河北的各项工作,把那些有条件办、能够办的事情真正办好,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白克明

  始终带着感情、责任、追求,干事、创业、为民。六届省委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十项民心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利益和实惠

  这是一项得到老百姓拥护和赞扬的决定---在2004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十项民心工程"被列为本届政府工作的重点。在筹划一年之计的时刻,省委、省政府将沉甸甸的民生装在心头。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新阶段后,在长期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始凸显: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的同时,城乡差距日趋扩大;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同时,社会事业相对滞后更加突出;在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有拉大趋势……这些不和谐音符,成为影响我省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步。本届省委、省政府深刻地认识到,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加强和谐河北建设,必须从群众最关心、目前能办到的事情做起,把那些有条件办、能够办的事情真正办好,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疾。2003年,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河北,省委、省政府经过认真梳理,决定实施就业再就业、农民减负增收、公共卫生、农村教育、食品安全、济困助残、城乡饮水等"十项民心工程"。

  2004年,"十项民心工程"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十项民心工程",件件事关民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民心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来对待这项工作,以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态度来推动这项工作,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来检验这项工作。

  "十项民心工程"解决的是问题,赢得的是民心,换来的是和谐---

  在新的就业岗位上,下岗职工体会到了"和谐社会"的真谛---近3年来,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1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0多万人。今年全省城镇将新增就业4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万人……

  在越来越好过的日子里,困难群众感悟到了"和谐社会"的真谛---近3年来,全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6万人。去年,还为971万城市贫困居民发放保障金6.2亿元,为720万农村受灾人口累计发放救济金近2.11亿元,向5.9万困难群众提供了住房保障、发放1051.85万元租赁住房补贴……

  在孩子的琅琅读书声中,家长领略到了"和谐社会"的真谛---去年,我省免费给133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提供了教科书,免除了91万贫困生的杂费,补助了1.5万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全省16100名残疾人学生享受"两免一补",22121名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平均入学率为83.4%……

  【原声回放】"我省环绕首都,地理位置特殊,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稳定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建设和谐河北。"---白克明

  没有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河北就无从谈起。六届省委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实施社会安全工程,大力推进"平安河北"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更加安定有序

  这是一个让全省人民享有更多安全感的举措---2004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启动社会安全工程。通过探索建立"三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打造"平安河北"。

  和谐的基础是稳定,稳定的最高标准是和谐。只有切实维护稳定才能实现和谐,只有实现和谐才能保持长期稳定。

  稳定,对河北的意义尤为重要。首都是心脏,河北就是胸膛。心脏离不开胸膛的防护。

  在现实工作中,稳定问题往往同改革、发展问题交织在一起。不可否认,在社会安全度总体提高的同时,我省也经受着一些不安定的因素的困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比较多,各种突发性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能思其所以危,则安矣;能思其所以乱,则治矣。面对复杂的社会局面,省委、省政府深思熟虑,建设和谐河北,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毫不懈怠地抓好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2002年,刚刚到任3天的省委书记白克明在与各市市委书记、市长座谈时就强调,一定不能辜负党中央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坚决做到十六大报告中强调的"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2003年,我省社区警务和巡防队建设全面推开,各市普遍建立了与居委会配套的社区警务室,大部分社区落实了一区一警,有的还实现了一区多警。各城市普遍组建了治安巡防队,乡村也建立了治安志愿者组织,一套"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渐形成。

  2004年,我省打响了以"严打现行、破案攻坚、重点整治、加强防范、确保稳定"为主要内容的严打整治百日会战;集中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抓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抓排查整治治安隐患,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工作。

  2005年,全省政法机关开展了集中联合接访活动。各级政法机关主要领导热情接待上访群众,亲自协调有关部门为他们鸣冤雪屈,使一大批疑难案件得以解决。

  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地全面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体系,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阶段。

  没有平安,何谈和谐?2005年,全省公安机关侦破现行命案1335起,侦破率为91.44%;刑事立案、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89%和5.82%。

  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越来越受重视---自去年9月以来,全省政法系统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解决涉法涉诉上访问题集中联合接访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共接访涉法涉诉案件1.7万余起,已经办结1.5万余起,已息诉罢访1.1万余起,办结率和息诉率分别占87%和75%……

  大量的民间纠纷被成功化解---省和市、县(市、区)三级已建立法律援助机构187个,建成率达100%,其中实现"四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的法律援助机构120个,同比增长56%。全省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815件,同比增长28%。排查处理各类民间纠纷15万余件,化解14.6万余件,成功化解率达97.2%……

  本报记者 霍晓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