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举步维艰的福利企业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12:53 公益时报

  尊重、扶助、重视,一个都不能少

  本报记者 胡丽波

  35岁的李青(化名),却不知道自己下一个家在哪里。

  李青是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人,作为一个有智力障碍的残疾人,他的人生还算很幸运:1996年,当地政府安排他进 了福利企业——北京市财源钢木家具厂工作。这一呆,就是10年。

  在这十年里,李青的工资都能每月按时发放,并由他的父母代为领取。然而2005年,李青却被厂长周丽海从家里 领出来,住在财源钢木家具厂里。

  这一无奈之举,却是为了避免家庭成员对他的歧视和虐待。尽管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谋生,李青原来在家里还是饱受 歧视。比方说,吃饭的时候,如果李青自己在饭桌上夹菜,父母或妹妹就会打他;要是做错了什么事情,就会挨饿;甚至如果 没有按时起床,也会被母亲揪着耳朵拉出被窝。

  李青对现在的生活已经感到很满足:“现在住这里很好,没人打我,跟厂长他们一起吃饭,自己可以夹菜。”

  不过现在看来,命运多舛的李青又遇到新的麻烦了,因为照顾他的福利企业,也正面临着困境。

  要财源,还是要“裁员”?

  一切都源于2004年底顺义区有关部门出台的一则新的规定,文件明文规定,只有部分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才纳 入福利企业考核标准。按照现行的政策,福利企业的重要标准是生产人员中残疾人最低要占50%,残疾人的上岗率要达到8 0%以上,管理人员不超过22%。据顺义区民政局福利企业办公室许海斌介绍,从2005年开始,有关部门出台的这个智 障人士不占残疾人比例的新规定,给福利企业带来了很大麻烦,如果达不到福利企业的标准,很多优惠政策就将难以继续享受 。

  财源钢木家具厂共有职工50人,其中25个是残疾人,按照原有标准完全达标。但有关部门文件规定的智障职工不 能算残疾人新条款,给厂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我们厂共有4个智障职工,如果继续留着他们,显然会影响到我们的残疾人 比例的硬指标,如果赶他们走则太不合适了,他们在这里做了这么久,我总不能因为要工厂达标就让他们喝不着粥吃不着饭啊 。”家具厂厂长周丽海说。

  但好心归好心,如果周厂长不将李青赶走,全厂的残疾人比例指标就难以达到规定标准,一些优惠政策就可能难以享 受。“按政策办就要昧着良心做事,不按政策办,又会影响大伙的利益,这事真难办啊!”一提到此事,家具厂一位老工人就 唉声叹气,“哪能这么歧视智力障碍的人呢?他们也是残疾人啊。”

  受歧视的,不仅仅是员工

  “现在我都不敢把‘福利企业’四个字印在名片上。”在和记者交换名片时,周丽海显得有些难为情。有一次参与商 业投标,当招标商看完他递过去的名片后,用眼里带着轻蔑的神情说:“福利企业能做出什么好东西来?都是一些断手断脚的 人。”

  这句话让周厂长感觉很受伤。虽然不是绝对必要,但为了厂里的业务和员工的利益,他从招标现场回来后就立即重新 印制了名片,“福利企业”四个字也悄然消失了。“其实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并不比普通企业的差,有的甚至质量更好,价钱也 要比人家便宜,但根深蒂固的歧视却让我们无形之中被排斥在公平竞争之外。”一提旗这段往事,周厂长就唏嘘不已。

  比起与客户打交道时所遭受的歧视和白眼而言,银行的歧视恐怕更让福利企业害怕和担忧。北京市顺光电子厂创办于 1993年,也是一家福利企业,在经历了13年艰苦曲折的创业历程后,厂长高林对这家企业所遭受的歧视,依然记忆深刻 感慨万千。

  “13年过去了,现在不管是在市场还是技术方面,我们厂都已经很成熟了,”高林介绍说,在此过程中,他曾经多 次想将工厂扩建,增加新的机器设备,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但这需要资金支持,“由于我们是福利企业,再加上没有能够抵押 的东西,所以银行不愿意给我们贷款。更让人气愤的是,我们一直想给全厂的残疾职工上保险,但保险公司不接受。”

  和高厂长一样,同为福利企业的北京市恒润源排灌机电设备厂厂长周文治也遇到了类似的麻烦。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 程中,为了获得银行的贷款资金,周文治甚至将自己的两套房子抵押在银行,才从银行贷了50万元贷款。

  在周文治看来,“我挣了钱,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本来残疾人靠自己的力量很难维持生活,而国家对福利企 业提供了免税优惠,安排残疾人就业本来是我们份内的事。但福利企业也需要社会的扶助,福利企业干好了,才能给残疾人提 供更好的待遇。”

  如果听到这样的真实感言,那些习惯于歧视福利企业的人或许会有所触动。

  北京市顺义区民政局福利企业办公室赵廷友告诉记者,现在顺义区有155家福利企业,能从银行贷出款的只有4家 ,但这却不是说福利企业不缺资金,而是“福利企业,银行根本就不给贷款,银行主要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

  在企业发展的资金困境中,有的福利企业为了提高企业资质,提高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不惜以支付高额利息的代价从 私人手里借钱,才能进行设备购置和厂房扩建等项目。即使如此,高额利息始终也是福利企业的重大负担,绝大多数福利企业 还是因为没有资金上设备开发新产品,有订单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业务被别抢枪走,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发展和员工 的工资收入。

  顺义区民政局福利企业办公室主任张淑玲证实:“目前,顺义区有一部分有发展后劲的福利企业,急需流动资金,希 望政府有关部门用足用活政策从各项资金中向福利企业适当倾斜。”

  恶劣环境下的举步维艰

  据顺义区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区现有155家福利企业,企业员工3385人,其中残疾职工1756人,占福利 企业员工总数的51.87%,解决了全区残疾人25%的就业问题。虽然福利企业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但全区福利企业残 疾职工月工资557元,低于全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人对发展福利企业有一定的误解,认为福利企业褪税影响地方财政收 入,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实在来讲,发展社会福利企业,实实在在的把税收留在了地方,不仅发展了经济,也使老百姓得到 了实惠。由于存在这种观念,3年来顺义区只批了一家福利企业,减少了40多家福利企业,失业残疾职工500多人,势必 增加了社会的负担与不稳定因素。”顺义区民政局办公室肇廷友对记者说。

  一位多年从事民政福利工作的老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当前对福利企业的歧视来自很多方面:一是企业的业务 交往对象在产生经营中的歧视,包括客户在内,从技术支持到上游供应厂商,都有某种程度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主要 来自对残疾人工作的蔑视,认为福利企业做不了什么大事”。二是政府层面和公共事务机构的歧视。从政策支持和落实到权益 维护等各个方面也有歧视,这种歧视“更多的表现为冷漠和责任推诿”。三是整个社会的轻视。“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很 多人的心目中,福利企业似乎就不是企业,而只是闹着玩的活计。”

  这位人士呼吁,国家除了支持福利企业的特殊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应该采取措施消除对福利企业的歧视,让他们能 够获得平等竞争的权利。

  新闻链接:福利企业日趋破落原因何在?

  原因一:扶持政策力度不够

  福利企业的优惠措施就是退税,而这个退税是产品

增值税。如果企业的产品没有在市场中转化为销售额,那退税政策 对福利企业来说形同虚设;

  原因二:残疾员工竞争力弱

  福利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不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福利企业大多是都是轻工企业,多是一些手工品或简单粗加工产品 的制造,如服装、印刷等,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

  原因三:历史负担重难招人

  因为企业效益并不是很好,退休人员多和企业设备陈旧对企业来说都是负担。而陈旧的设备因为生产效率不高,又需 要经常维修,反过来却成为了一种负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