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变形记·你当记者我当你(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08:12 沈阳网-沈阳今报

  

变形记·你当记者我当你(六)
变形记·你当记者我当你(六)
变形记·你当记者我当你(六)
客串网管解决网客各式问题。姜磊摄
变形记·你当记者我当你(六)
我当记者开会去。姜磊摄互换角色 A

  体验者:崔凌年龄:23岁

  原岗位:沈阳今报见习记者

  体验岗位:网吧机修

  【体验语录】:网管工作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难应付,服务行业受气真窝火啊。

  互换角色 B

  体验者:吕志杰年龄:25岁

  原岗位:网吧技术总监( C T U)

  体验岗位:沈阳今报记者

  【体验语录】:干什么都不容易,努力肯定会有回报。

  网管,怎么净干送饭活

  11月6日,这一天我是“网管”。“网管!”“谁喊网管?!”我应声四望,循声找人。“你们这电影怎么看不了?”顾客询问我和我带来的报社实习生,两个人研究了1分钟,问题没解决,顾客看出了端倪,不耐烦地说:“快去,找明白的过来。”我夹着尾巴灰溜溜地再去叫人来解决问题,“实习网管”的第一份工作就没交出个好成绩。第一时间回应召唤

  6日上午10点,我们两个“实习网管”正式“上岗”,当天的值班经理徐欣告诉我们,只要顾客喊网管的时候,无论你在做什么,都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于是在昨天的网吧内,各位顾客就常常能听到从洗手间里、桌子底下或50米之外不断传出来的“谁喊网管”的应和,“谁喊网管”,也就成了我们这一整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上午客少挺轻松

  因为周一的缘故,上午来上网的人不是很多,原来配备的4名网管加上我们两个实习生,上午的工作可以说是轻松得让人犯困。从最简单的工作做起:将一排的显示器摆齐、耳机挂到桌沿上、键盘和椅子推进显示器下面……工作就这么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起来。等6个人把300多台机器全都整理完毕的时候,我们得意地相视一笑:机修这活没啥难度,咱俩轻松胜任。

  中午网管化身服务员

  11点左右,随着五爱市场上货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网吧的上座率也跟着直线上升。赶上饭点,网客们变身成为食客,呼唤网管的声音也越来越急促,3元一碗的鱿鱼炒饭、2元一碗的馄饨和猪肉芹菜馅大饺子在我们手中不停地传递着。“147号的炒饭、153号的饺子、154号的馄饨好了!”吧台一声令下,我这个实习网管也立刻跟着变换角色成为实习服务员,一手托着托盘,一手掐着一把筷子将午餐送到各位食客面前,仅12点到1点之间就送了18份食物,还几次险些将滚烫的馄饨扣到迎面而来的顾客的头上。第一次发现,原来服务员也是个疲于奔命的活。白天不懂夜的黑

  由于网吧内的窗户属于全封闭式装修,在幽暗的灯光下不停地跑来跑去干活,很难感觉到时间的变化。上午10点开始工作,午饭晚饭都是在网吧内吃,直到晚上7点多我们的时间感觉仍然停留在上午10点左右。直到来拍照片的摄影记者姜磊闯了进来,这个带着一身寒气的“武陵人”才让我们知道:外面的天已经黑了,而且还下过一场毛毛雪。

  负责带我们俩的小师傅杨帆大笑着说:“我们在里面一待就是一天一宿,根本就察觉不出来时间的变化,只有凭借吃饭的顿数和顾客的上座率来分辨是什么时间。网管这工作就是干24小时歇24小时,这样很少见到阳光,很容易缺钙,哈哈!”

  18岁的小师傅

  杨帆今年18岁,干起活来却格外卖力。有位顾客吐了一桌子的瓜子皮,“命令”他去收拾,本不是他分内的活却让他去干,他跟我们抱怨了几句,最后还是麻利地把垃圾清理了,转头回来又是一张笑嘻嘻的孩子脸。

  “我48小时没睡觉了,怎么样?厉害吧?”杨帆得意地将自己的“超人”之举向我们炫耀;长身体阶段缺乏睡眠绝对会影响生长发育的,难怪小体格瘦得跟小猴子似的。

  夜班,是一名网管一天里最清闲的时刻。11点一过网管就可以自己开机器上网了。大家或者聊聊天、或者玩玩游戏,气氛的轻松和愉快完全看不出是忙了一整天的人。听着耳机里悠扬的音乐,很快上下眼皮就打起了架……再睁眼已经是第二天的早晨,窝在沙发里,和衣睡得大脖子生疼,而来接班的网管们已经开始整理机器了。见习记者崔凌实习生吴溪

  被搞笑问题问蒙

  从前在网上某论坛看过一个机修发的帖子,囊括了各种网客的各种稀奇问题,例如:开机不会,输入法切换不会,字母大小写转换不会,玩私服登录器怎么用不会, Q Q开语音不会,进了游戏不会退出等……

  当了一天机修,发现类似的搞笑问题还真是层出不穷。

  ■莫名其妙型:

  网客 A:“网管!网管!”(急切地呼唤着)

  我:“您好,有什么能为您服务的?”

  网客 A:“今天几号?”我:“……”■蛮不讲理型:

  网客 B:“网管,你们网吧的电影也不全啊!”(生气地说)

  我:“您想看什么电影呢?”(和气地说)

  网客 B:“冯小刚拍的那个新片《满城尽带》什么的怎么没有?”

  我:“那个现在还没有上映, D V D版也没有发行,所以我们这里目前还没有。”(汗如雨下,不知道耗资3.6亿拍电影的张导知道这个消息会不会吐血晕死过去。)

  网客 B:“那我不上了,什么破网吧,连个电影都没有,你让前台给我退钱!”

  我:……(内心潜台词:大哥,别难为我了,大不了我给您演还不成吗?)

  ■小学没毕业型:女网客 C:“网管!”我:“有什么能为您服务的?”女网客 C:“一二三的‘二’字用智能 A B C怎么打?”

  我:“先打 E再打 R就能打出来了。”(微笑:大妹子,50年代初的扫盲运动怎么就把你给漏了呢?)

  跑时政新闻不简单

  吕志杰19岁起开始做普通机修,之后在沈阳广播电视大学读书,专科主修计算机、本科主修工商管理。现经营一家网吧,并任多家网吧的技术总监。没采访突发新闻挺遗憾

  带我出去采访的记者叫张晨。6日下午出去采访,我原以为是突发的大新闻,后来才知道是市政协的关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会议。

  过去以普通市民的角度看政府的工作,总觉得跟我的生活不是息息相关,昨天去了才发现,真是在商量怎么为咱们老百姓办实事,讨论的气氛还挺热烈。

  我拿份材料,跟着别的媒体记者在一起,听着他们都问了什么问题,对方是怎么回答的,再记下来就 O K了。张晨一直在前面问问题,至于嘛,反正材料是统一的,回来改改就行了呗。原来统一采访也要竞争

  回来的路上张晨告诉我,事先安排好的统一采访要比一些突发新闻的采访更有难度。在接到采访通知时,记者首先要对事件发生的背景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在与采访对象的交谈中有话题可谈;其次要在去采访前尽量多设置问题,这样才能挖出与其他媒体不同的新闻点;再次,在采访过程中头脑的反应速度要飞快,保证被采访者的思路跟着采访者走;最后,采访完成后还要时时跟进事件的进度,这样才不会在第二天见报时报错新闻点。这些都是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工作环境让我羡慕

  我特别喜欢报社的工作环境,消停!网吧里需要那种热闹的气氛,所以常年放着各种音乐,而我本身是个喜静的人,但是做了网络技术这个工作,只好挺着。不过要是让我真的这样每天去开开会,照着材料写写稿,第二天还不一定有人爱看,那我肯定得无聊死。我还是喜欢我现在的工作,而且我觉得我的工作虽然繁忙,但是特别充实,每次修好一台电脑,拯救一次大掉线什么的都特别有成就感。

  一天的时间根本不够体验一名记者的生活,记者也不是我想象中那么简单,一次采访要考虑那么多的事情,肯定挺费脑子,平时多吃点核桃吧。呵呵,干什么都不容易,努力肯定会有回报的,努力吧!最后,祝记者节快乐吧。吕志杰口述见习记者崔凌整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