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安倍访华:转机与疑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15:05 世界知识

  金熙德

  2006年10月8日至9日,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了中国。未来中日关系的走向,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一个 焦点。

  首脑会谈重启对话大门

  10月8日,安倍首相飞抵北京。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和温家宝总理分别与安倍首相举行了会见和会谈。会谈 后,中日两国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通过安倍访华,中日关系在以下几方面出现了新的局面。

  第一,首脑互访和会谈得以恢复,打开了中日高层对话的大门。中日结束了因小泉“参拜”而导致首脑互访中断五年 、首脑会谈中断一年半的局面,并就今后两国首脑经常会面和会谈达成共识,从而打破了中日政治关系的僵局。

  第二,中日就克服“政治障碍”达成共识,使两国关系发展方向有了保障。胡主席和温总理都在会谈中明确指出:日 本个别领导人坚持参拜供奉有

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面临困难局面;安倍先生就任首相后,中日双方就克服影 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和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达成一致。安倍首相在三次会谈中一再表示坚持对侵略历史进行“ 深刻反省”,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

  第三,确认了中日关系的原则与内涵,为推进中日全面交流铺平了道路。通过三次首脑会谈和发表《联合新闻公报》 ,双方重申要恪守两国间的三个政治文件,并就加强政治、经济、安全、民间、地区等领域的全面合作达成了共识,为今后中 日关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奠定了基础。

  重新确认对话

  与合作领域

  《中日联合新闻公报》就今后中日对话与合作领域提出了一揽子清单,其中包含着一系列引人关注的新共识和新思路 。

  在历史问题上,中日决定“年内启动中日学术界共同历史研究”。这无疑是中日在历史问题上达成的新共识。

  在东海问题上,双方确认,“加快东海问题磋商进程,坚持共同开发大方向,探讨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在安全领域,两国将“通过中日安全对话和防务交流,增进安全领域互信”。恢复防长对话,推动舰艇互访、联合演 习、军官交流,都将是今后的关注焦点。

  在经济领域,中日将“推进部长级对话、相关部门之间的磋商和官民对话”。

  在民间领域,中日已商定,将以2007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为契机,通过举办“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 大力开展两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交流,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

  在国际合作领域,“双方同意,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双方对包括核试验问题在内的朝鲜半岛的形 势深表忧虑”。“双方确认,就东亚区域合作、中日韩合作加强协调,共同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双方赞成对联合国(包括安 理会)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愿就此加强对话”。

  10月9日晚,李肇星外长应约与麻生太郎外相通电话,就落实两国首脑会谈共识问题交换了意见。10月15日, 日本参议院议长扇千景率团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同时中联部部长王家瑞率团赴日本参加为期五天的“中日执政党交流 机制”第二次会议。10月23日,温总理会见了“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双方成员。11月和12月,中日两国首脑还 将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期间继续进行对话。这些都表明,首脑会谈启动的政治关系改善进 程正在继续得到推动。

  近年来,中日围绕历史、台湾、安全、领土与海域、区域一体化、国际秩序等问题的分歧与矛盾全面显露。中日高层 互访和会谈的恢复,为两国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战略对话开启了大门,将成为中日走出“政冷”低谷、控制摩擦升级、营 造双赢局面的新起点。

  内政、外交动机下的访华

  安倍早在当选首相几成定局的时期,就曾表露出争取早日实现访华的意向。9月26日当选首相伊始,安倍就通过外 交渠道向中国提出了访问要求。

  安倍急于访华,出于内政、外交上的多种考虑。首先,小泉的“改革”口号已失去光环,改善对华关系成为安倍欲建 树政绩之捷径。其次,小泉的“从美轻亚”政策使日本周边环境恶化、“入常”计划受挫,安倍急欲扭转这种被动的外交局面 。再次,安倍为了率领自民党逐一打赢年内的两名众议员补选、两个县知事改选以及明年春季的统一地方选举和7月的参议院 选举,急欲以外交业绩来聚拢民心。最后,小泉“六拜”靖国神社恶化了日本企业在华的经营环境,安倍欲通过访华来扭转这 种局面。

  为了实现访华,安倍做了一系列“示好”举动。在历史问题上,安倍收敛了鹰派姿态。10月3日,安倍在众议院答 辩时表示,现任政府继承1993年8月4日河野洋平官房长官关于承认日军曾强制妇女充当“

慰安妇”的谈话。10月4日 ,安倍对记者表示,1995年的“村山谈话”是内阁会议通过后发表的,本届内阁继承这一“谈话”。10月5日,安倍在 回答有关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责任的提问时说:“开战的结果给亚洲人民留下了许多伤痕。包括我外祖父岸信介在内的(当时 的)领导人对此负有重大责任。政治是以结果论责任的,因此当然可以说(当时领导人的)判断是错误的。”在“是否参拜” 这一问题上,安倍放弃了以往的“首相一定要参拜”的强硬姿态而采取了未置可否的“模糊战术”。

  安倍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发生戏剧性变化,除了执政需要以外,安倍的个人风格也是一大原因。与小泉的独断专行、 感情用事、固执己见相比,安倍似乎更是一个善于纳谏、理性处事、顺应大势的现实主义者。

  9月下旬,中日双方就安倍访华问题进行了紧锣密鼓的磋商。鉴于小泉“参拜”是造成中日首脑互访中断局面的主要 原因,中方要求日方消除这一“政治障碍”。安倍最终就此向中方做出了承诺,从而使其访华得以成行。

  前进中潜伏着不确定性

  对安倍访华,日本各界普遍表示欢迎。经济界对今后中日关系出现“政冷升温”、“经热更热”的前景充满期待。主 要新闻媒体在积极评价安倍访华的同时,敦促其在历史问题上进一步摒弃“模糊”姿态。各政党纷纷要求安倍要信守访华前后 做出的一系列承诺。但另一方面,安倍此行也招致了鹰派势力的不满,有人称:“至于如此退让吗?”自民党内也有人认为, 安倍当选首相后首次出访选择中国“有可能被称作朝贡外交”。

  美国对安倍访华做出了积极反应。布什总统、赖斯国务卿都表态鼓励安倍借此次访华来改善日中关系。台湾当局对安 倍的态度,则由“期待”转为“失望”。

  近年来,中国与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关系都在不断升温,惟独中日关系成为亟待改善的一个“孤岛”。此次中国领 导人抓住日本首相更替的机遇,促成了中日关系峰回路转的局面。

  中日关系已迈进改善的“入口”,但在走向友好合作的道路上还潜伏着各种不确定性。

  首先,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安倍内阁的对华政策走向。

  近来安倍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发生剧变,人们看到了“基于个人信念”和“继承前几届内阁立场”的两种“安倍历史 观”。现在让人们疑虑的是,安倍在首相任内能否始终坚持后者而不重归前者?在修宪、行使集体自卫权等问题上,安倍是否 会激化与邻国矛盾?安倍提拔重用的党、政班子里不乏历来与其过往甚密的鹰派人物。今后,安倍是将“管理”他们,还是被 他们“挟持,”抑或利用他们的“失言”来突破宪法限制?

  安倍在政策理念和具体操作上的不断变化,既有“权宜之计”的一面,也有“学习中调整”的一面。随着安倍执政地 位的日益巩固,“权宜之计”的成分将日益减少,而“学习中调整”的成分将作为其政策成熟化的结果而日益展现出来。如果 自民党在2007年7月参议院选举中取胜,安倍就有可能长期执政。届时,安倍是否会自食其言而在10月下旬的秋季祭祀 活动中参拜靖国神社?是否会倒退到小泉式的对华强硬路线?这将是明年中日关系面临的最大考验。

  其次,中日间结构性政治与安全问题的演变趋势尚不确定。

  安倍理想中的“美丽国家”,以“摆脱二战后体系”为目标,以推翻二战结论、修改宪法第九条、构筑日美共同作战 体制为内容。安倍主张由日、美、澳、印(度)建立“共同价值观”联盟,其意在于应对“中国的崛起”。2007年1月上 旬,日、美、澳将进行战略对话,防范中国将成为重要议题。安倍正加紧推动“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立法程序以及把 “向海外派兵”作为自卫队主要任务的法律修改程序。最近,安倍的左膀右臂——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昭一和外相麻生太郎一 再主张“日本应讨论核武装问题”。安倍一面重申其内阁坚持“无核三原则”,一面却对中川、麻生采取了姑息态度。今后, 中日能否以战略对话增信释疑、以合作抑制矛盾,这是摆在两国面前的重要课题。

  再次,两国民众感情和舆论环境能否改善将成为关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年来中日间出现的“政冷”局面,是由于日本高层打破现状、突破中日政治关系底线而造 成的。目前,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得到了缓解,但尚未得到彻底消除,中日民间感情和舆论氛围尚缺乏良好的基础。今后,如 果日本高层再在历史、台湾等问题上做出强硬举动,就有可能继续激起中国民众的反感和反弹。

  中日关系的改善进程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将伴随曲折与起伏。既然中日关系的最困难僵局已被打破,只要两国共 同推动,就能实现合作大于竞争、共同利益压倒相互矛盾的良性互动局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