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呼吁人大代表选举引入更多竞争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9:41 正义网-检察日报

  11月8日,北京市基层人大换届选举投票开始,800多万选民投下了自己庄严的一票,行使自己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笔者观摩了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一个投票站的投票情况,负责该投票站的选举委员会同志介绍,此次选民投票相当踊跃,该投票站共有609位选民,在京选民均到场进行了投票,出差在外地的选民也都委托其他选民代为进行了投票。

  据笔者观察,此次北京市人大选举有两点变化,其一,选区划分更小,这使选民更容
易熟悉候选人。其二,引入并完善了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机制。据报道,11月4日上午,在石景山区选举委员会八角分会第三选区见面会上,4位正式代表候选人相继阐述了自己在当选后将如何履行代表职责。在听了候选人的阐述后,选民当场向正式代表候选人发问,候选人随即回答,并作出承诺。

  当面回答选民的提问,这种具有竞选性质的见面会极大地引起了选民的兴趣。“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候选人的能力到底如何,是否愿意为选民办事,对于这些涉及选民知情权的问题,只有通过规范的竞选活动,让候选人与选民面对面地交流,选民才能有所了解。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回答选民的提问,在选民面前介绍自己的目标、思路和为民办实事方面的承诺等,才能让选民最终确定手中的选票投向何人。这样既提高了候选人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又可以增强候选人的透明度,保障选民的知情权,有利于选民自主选出心目中的人选,保证选举的公开性、公正性。

  事实上,在以往很多情况下,众多选民在代表选举中对代表候选人的情况知之甚少。几年前在学校读书时,也参加过

人大代表选举。当时,尽管学校老师“苦口婆心”一遍遍宣传号召,但同学们投票的积极性并不太高。这里有在观念和认识上对人大选举比较模糊的方面,但更多的是很多同学认为人大换届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太紧密,选谁都一样,都抱有无所谓思想,甚至产生了厌选情绪。如此,又如何能保证选出的代表是选民心中所希望的人选呢。此外,这种对选举工作消极应付的思想态度也与长期推行的确认式、非竞争性选举密切相关。其实,在对候选人处于无知状态下,选民作出任何选择都是危险的,也容易导致选民逐渐对选举失去热情。

  促使选民了解候选人产生的机制,远比号召、宣传更重要,也更有魅力和效果。北京市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让候选人与选民面对面,候选人直接回答选民问题,最后由选民确定投票取向,这一举措改变了过去单一的选举办法,使候选人逐步由过去的确认性选举向竞争性选举转变。

  当然,应该看到,这种见面会制度的竞争性还不太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强化候选人竞选机制,提升公众民主意识,激发选民选举热情,确保候选人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展开竞争,已成为现实的需要。无疑,人大选举中引入更多竞争机制也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有助于推进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法治国家。

    作者: 王新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