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积极推进油气核能合作中俄总理第11次定期会晤,温家宝与弗拉德科夫达成九点共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08:19 东方网-文汇报

  据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中俄总理第11次定期会晤。

  温家宝说,自去年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以来,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政治互信进一步加深,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给予坚定的支持;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快速增长,相互投资大幅提高,一些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在国际事务中的
配合日益密切,两国通过协调立场,妥善处理了一些敏感和复杂的重大国际问题。可以说,中俄关系基础更加牢固,合作更加扎实,前景更加广阔。

  温家宝表示,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既是两国发展的需要,也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中方愿与俄方一道努力,推动中俄关系持续、深入地向前发展。

  弗拉德科夫说,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运转良好,双方共识越来越多,有效地促进了双方合作。这充分体现了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发展,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弗拉德科夫表示,俄中两国均处在重要的发展期,加强两国战略协作,对双方以及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俄方将继续采取积极步骤,推动俄中关系迈上新的、更高的台阶。

  两国总理在会晤中就以下问题达成共识:

  一、继续保持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及时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交换看法,提出指导性意见。二、将地方发展战略纳入到中俄整体关系发展框架之内,尽早就签署协调两国地方发展战略政府间协议进行磋商。三、积极推进两国油气、核能合作。同时,积极落实即将签署的《中俄机电产品贸易2007-2008年行动计划》,大力改善贸易结构,提高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四、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为契机,扩大相互投资,带动双方的大项目合作和生产加工领域的合作。五、充分发挥双边贸易敏感商品预警和磋商机制的作用,规范贸易秩序,妥善处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两国经贸关系健康有序发展。六、以大项目为支撑,推动两国中长期科技合作。七、促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推动互设文化中心。八、加强环保合作,本着友好、负责的态度解决两国跨界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九、保护对方企业在各自国家的合法权益,为对方人员出入境、居留提供便利。

  两国总理还对在华成功举办“俄罗斯年”表示祝贺,并一致同意密切配合,确保明年在俄举办的“中国年”活动取得同样成功。

  会晤后,温家宝和弗拉德科夫共同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以及两国有关部门关于和平利用核能中期合作谅解备忘录、教育合作协议等双边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据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俄罗斯年”闭幕式9日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共同出席。

  晚上7时40分,温家宝和弗拉德科夫走上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主席台。随后,温家宝和弗拉德科夫分别致辞。

  温家宝在致辞中说,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活动,是中俄全面推进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生动体现,反映了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共同愿望。一年来,“俄罗斯年”活动展示了俄罗斯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让中国人民进一步了解了俄罗斯。明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也将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让俄罗斯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互办“国家年”为两国人民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形式,对促进中俄友好合作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温家宝说,“相聚有尽时,情谊无绝期”。“国家年”活动是短暂的,但是两国人民的友谊是长久的。我们愿与俄罗斯人民一道,为实现两国的繁荣与进步,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共同努力。

  弗拉德科夫在致辞中说,2006年是俄中关系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和非常重要的一年。“俄罗斯年”在中国成功举办,期间,共举办了200多项活动,涵盖了俄中合作的方方面面,吸引了两国各界、各阶层人士广泛参与。在“俄罗斯年”推动下,双方政治交往更加密切,各领域合作成果显著,两国地方和民间,特别是青年交流空前活跃,增进了相互了解与友谊。“俄罗斯年”为俄中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俄两国元首决定,为全面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两国于2006年和2007年互办“国家年”活动。今年3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俄罗斯年”开幕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