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偶像”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05:32 杭州日报

  魏英杰

  曾经年少,谁无偶像?以前可供选择的偶像不多,“品种”略显单调,如今多元社会,心仪动漫人物也算不上什么。前些天复旦大学搞了一项调查,结果却有些出人意料,在关于哪些类型的人可以成为偶像这一问题上,“企业家”高居榜首。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商界人物受到社会更多追捧本不足为奇。但占据多数的尚且在求学阶段的大学生也追随这样的社会风尚,多少让人感到遗憾。因为,“偶像”背后挺立着的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其中不无“想成为那样的人”的意思。而按理说处于这样的年龄阶段,由于人生目标尚未清晰,“兴奋点”还应该更为广泛一些才对。如此,社会才会越来越多元与开放。如果大家都以“企业家”为偶像,都这么务实的话,这显然也是一种“单调”。

  凑巧还看到一则材料,有人访谈了21名耶鲁大学的中国大陆留学生,结果发现:固然耶鲁充满自由与宽容的教育风气,但这些来自大陆的留学生,却不约而同地大多选择了经济等实用学科,因为毕业后可以从事高收入的投资银行等工作。对此,有位朋友大发感慨:“学而优则×”的惯性真是强大,哪怕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也动摇不了。

  但愿这项调查不足以概括全部,否则无论国内大学生还是海外留学生,如此一致地崇拜实利,岂能不让人捏一把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