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迈好从农村到和谐社区每一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07:12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本报记者陈曦刘晓本报通讯员刘玲王贵文蔡宁

  【南京日报报道】 在江宁版图上,大大小小数百个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星罗棋布,社区居民中既有大量刚刚完成身份转换的新市民,也有相当数量生活工作在江宁的新江宁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江宁的决策者们深知,没有社区的和谐,也就没有江宁整体的和谐。

  从公交,自来水,有线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物业、文化、卫生服务设施覆盖社区,到民主法制健全,治安环境优良,越来越多的江宁人发现,和谐正变成看得见、感受到的物质和人文环境。

  “和谐社区建设是一个软件和硬件同步提升的过程。”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刘捍东说,社区和谐的核心是营造现代的人文生活环境。对于刚刚离开土地的新市民占很大比重的江宁来说,这是一个有很多难题待解的新课题。

  新社区,在快速城市化中共享和谐

  从村到社区,改变的绝非仅仅一个名称。11月2日傍晚,江宁成山社区小广场,工作人员正忙着拉幕、调试音响,一场露天电影将在此上映。“每个月我们都要把所有社区走一遍。”秣陵街道送文艺进社区活动负责人说。

  夜幕降临,电影准时开场,老老少少两百多名社区居民围拢过来,暖秋的晚风下,《任长霞》、《我的兄弟姐妹》等一部部精彩电影,让大家喜不自禁。“虽然现在家里彩电、DVD什么都有,但不少居民还是喜欢大家一起图个热闹。”社区书记曹启泰告诉记者。

  由66栋现代化住宅公寓楼组成的成山社区,安置了近7000名拆迁征地农民,记者在小区里看到,宽广的道路、绿阴成排的大树,休闲设施齐全。居民家里早已用上了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在家上网对他们来说,也已经不是新鲜事。然而3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叫做成山的农业村。

  社区居民魏明红告诉记者,征地拆迁之前,一家人住在自建房里,有几亩地种,现在搬进了三室两厅120平方米的房子,自己到了一家企业打工。“门口就是超市,到处都是银行。”小魏觉得自己变成了真正的城里人。

  像成山一样,太平、殷巷、中前、章村,一个又一个新社区正在江宁快速城市化中“脱胎换骨”,对于由农民转变而来的众多江宁新市民而言,社区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幼儿园、小学、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超市等一应俱全,就业、医疗、文化资源让居民们和谐共享。在太平花苑,记者和在太阳下谈笑风生的老人闲聊几句,他们说院子有人扫,公共事情有人管,但不用他们交钱,他们每月还有钱拿。

  江宁的新市民们在安居的同时实现了就业。目前,全区已建再建的农民集中居住点15个,可安置农民12万人以上,仅秣陵街道目前已建成复建房825幢3万多套,安置农户2.7万户。

  新农村,脱胎换骨的和谐新貌

  用社区的模式建设新农村,江宁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走进禄口街道彭福社区农民小区,记者看到:48栋白色两层小楼排列得整齐有序,面积最小的140平方米,最大的超过200平方米,上下水管道、室内装潢、小区绿化、生活配套应有尽有……农民过上了连城里人都向往的“别墅生活”。

  不仅如此,彭福自建的社区文化中心、自来水厂、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卫生院等,让这个过去被称为“江宁西伯利亚”的偏僻小村,成为十里八乡羡慕的和谐社区。“新农村的路子,彭福走对了。”老支书沈庆喜说,一个典型变化是,过去农民在屋前院后盖猪圈、种菜,现在家家户户种花草,搞绿化,整洁的环境已成农民自发的追求。

  在江宁农村社区采访,一股文明的风尚扑面而来。一支16人农民保洁队,活跃在汤山街道锁石村已经14年了,每天早晚保洁,让这个300人口的村一直保持着清爽干净,锁石也先后被评为“省生态示范村”、“省卫生村”、“全国文明村”。

  “现在我们保洁的工作量已经减轻很多。”村主任张双喜说,村里和居民们订立了文明公约,几年下来,文明意识、文明行为已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居民们说“现在水泥路修到各家门口,出门穿皮鞋,进门穿拖鞋,大伙儿心里舒坦,随地扔垃圾、吐痰,你好意思吗?”

  从社区主任直选的推广、社区财务政务公开、居民议事制度,到农民变股民,江宁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实践不断创新,路子越走越宽。2003年,东山街道中前社区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把原有的村集体资产按股分红,1800多名农民一变成为社区股民,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可获得红利1416—1771元,最多的一家分红利2500多元。合作社用民主选出股东代表董事会、监事会,农民股民在大会上投票……今天,这一模式正在江宁全区涉农街道和社区推广,数万农民股民享受着集体资产带来的红利,也享受着民主权利下的和谐。

  新市区,无所不在的市民待遇

  利益和谐共享,服务一视同仁,权利公平享有,一个个社区模式所构筑的人文环境,支撑起江宁全区的和谐生态,江宁正力求成为一个市民待遇无所不在的新市区。

  去年12月,原江宁上峰镇在全区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政府财政每年出资200万元对学校进行补贴,此举为2000多名学生家长每年至少减负130万元,到明年,免费义务教育将在江宁全区实现。

  在江宁区今年为农民办的13件实事中,农村合作医疗标准、低保和失地农民保障再次大幅提高,低保费标准今年涨至180元/人,已接近一般城市低保标准。农民已经和城市居民一样,拿着“一折通”卡,就可以方便地领取低保、五保、医疗费报销、独生子女补助等十多项政策保障补贴。

  “我们要让每一个江宁人平等受益。”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江宁公共财政对市民百姓倾斜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年财政投入社会公共事业资金将超10亿元,约占年度财政支出的43.5%。

  今年初,江宁实施区划调整,原有的20个街镇合并为9个,街镇总数少了,可是为民服务的职能却不打折扣。所有被撤销的街道办事处原址改为行政服务中心,谷里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维新表示:“虽然精简了人员,但办事职能和效能只会提高,不会降低。”

  区行政服务中心、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网上政务超市”,不管是普通农民、市民、外来企业投资者,还是外来务工者,在江宁都可以享受到一视同仁的快捷高效服务。

  安家在江宁的盐城人陈长峰,在秣陵街道一家企业从事销售工作,4岁的女儿今年要上幼儿园,为此,他找到了街道有关部门,从申请到办理各种手续到顺利入园,只用了短短一星期时间,这让陈长峰觉得,“在江宁,自己不是一个外地人”。

  “我们要让所有的新江宁人都有家乡的感觉。”开发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新江宁人选择在江宁安家立业,把子女送到江宁当地的学校;不少外来企业自发捐助江宁的困难群体,与当地社区结对共建,“他们已经把自己当作了江宁这个大社区的一员”!

  (编辑阳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