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山纪念堂设计图首露真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2日03:53 深圳特区报

  中山纪念堂设计图首露真容

  广州中山纪念堂历史陈列馆和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大型图片展正式开放

  【本报广州11月11日电】(深圳报业集团驻穗记者李明)经过大半年的史料整理和挖掘,广州中山纪念堂历史陈列馆和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大型图片展今天正式对外开放,
约三分之二以上的珍贵文献史料图片属首次公开展览。

  1929年1月奠基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大型建筑,其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纪念堂的原址为清代抚标箭道、督练公所。民国初年为广东都督、广东都军署。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总统府即设在这里。1921年,陈炯明叛变并把总统府烧毁。

  孙中山逝世后,广州人民为纪念他的革命功绩,在此地建造中山纪念堂。纪念堂于1929年1月奠基,由当时省政府主席李济深主持建造;后李被蒋介石囚禁于南京汤山,其职务由陈济棠接任继续兴建。奠基石现仍镶嵌在纪念堂大门东墙壁上,上刻题字:“中华民国十八年一月十五日为孙中山先生纪念堂奠基筹备委员李济深等立石”。

  堪称传统建筑经典

  中山纪念堂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整座建筑装饰堂皇富丽,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之作。大堂正面檐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写的“天下为公”的金字匾,檐下朱色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廊檐和具有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大堂北面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宽19米,深15米。舞台后面镶刻着著名的“总理遗嘱”。舞台坐落在北面,大堂内的东西南面有连接起来的挂楼,周围有六座楼梯供观众上下。堂内四周的墙壁上面均设计有山陵图样,彩斗拱和花板做饰物,转角处半圆朱红石柱下配有云石柱座。

  中山纪念堂内的建筑还有多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最为人称道的是其大堂内看不到一根支撑柱。8根八角形的柱子巧妙地被藏在周围的内墙中。进到堂内,观众从外表上当然看不到柱子了。这些柱子支撑着4个跨度约30米的大型钢结构桁架,上面又支撑着8个主桁架,构成一个八角形的顶盖,像一把张开着的无柄雨伞一样。

  中国过去的大型建筑物,大都是宫殿和庙宇,没有大型集会用的大会堂。1931年10月,这座高49米,建筑面积达8300平方米的中山纪念堂的建成,成为中国空前的纪念大会堂。1998年年初,由广州市政府斥资6000多万元,对中山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维修。

  “废纸”原是珍贵设计图

  这次陈列,全面展出了反映中山纪念堂建堂与变迁历史的大量翔实文献史料,其中包括有《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发表的倡议建筑中山纪念会堂的社论、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师吕彦直先生1929年的中山纪念堂设计图等。展览内容分为名城挹秀、世纪伟人孙中山、众志成堂、建筑瑰宝和大堂春秋等5大专题。通过对历史考证和实地走访,确认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师吕彦直的籍贯为山东省东平县人;通过查证确定广州中山纪念堂堂内“总理遗嘱”碑文为著名书法家吴子复手书。另外,还广泛收集了孙中山、宋庆龄1921年前后革命活动的各种文献资料和个人回忆录,填补了广州中山纪念堂历史档案的某些方面的空白。

  据悉,这次陈列中最珍贵的当数中山纪念堂的一份共462张的原设计图纸,包括了205张蓝图、224张蜡纸图和33张布图。后两者均是手工刻画,相当罕有,并且已经成功入选首批48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之一。类似于这样的国家级的档案文献遗产,在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目前也是唯一的。这批珍贵的图纸得以重返广州,还有过一段奇缘。据说在1961年,一位有心人在上海一个废品站偶然发现一堆图纸,仔细查看发现标有中山纪念堂字样。当时通讯还不发达,通过半个多月的信件联系,这位有心人终于联系上广州市档案局。最终广州市档案局用不到300元把这一堆“废纸”运回了广州,成为了广州市档案馆的镇馆之宝。

  设计者设计过南京中山陵

  从展览的设计图纸中,参观者认识了纪念堂的设计者、中国杰出建筑设计师吕彦直先生,对这位给后人留下宝贵建筑文化遗产的杰出建筑奇才充满敬仰。吕彦直,字仲宜,又名古愚,原籍山东省东平县,出生于天津市。他8岁丧父,9岁随姐姐去巴黎居住。吕彦直回国之后,进入北京王城学堂读书。1913年在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回国后,吕彦直在上海开设了一所建筑事务所。此时,适逢中山纪念堂筹建委员会登报悬赏征集建筑图样,结果选入前3名的设计都是中国建筑师的作品,而获奖入选的是年方32岁的吕彦直。他设计的这座殿堂建筑,在外形上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而在结构上则采用了当时最新的建筑技术,既华丽壮观,又能适应现代集会的需要,在国内堪称首创。吕彦直当年除设计了著名中山纪念堂外,还设计了南京中山陵和广州市越秀山上的纪念碑,同样是孙中山的纪念性建筑。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建筑师因患肺癌和肠癌,未曾看到中山纪念堂落成,便在1929年5月去世了,年仅36岁。毛泽东主席曾于1958年来到中山纪念堂,他仔细端详纪念堂的每一处地方,不断地点头赞许,说中山纪念堂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