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盼互助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2日07:22 沈阳网-沈阳今报

  ■背景事件

  今报今天2版报道,40分钟里,十五六位年轻人拥抱了300名路人,这个数字与周末中街上的客流相比,并不算多。在冷起来的季节里,时髦的“抱抱团”在沈阳遭受的也是冷遇。

  “我们在苍茫人世上寻找所爱,不过是在寻觅一个永无止尽的拥抱。”遗憾的是,在我们内敛而孤独的传统中,拥抱是郑重的,是仪式性的。我们的情感再苍白,我们的关系再冷漠,也有比拥抱更恰当的方式来融解,比如微笑,比如握手。

  也许有的民族拥抱很随意,但中国人不是。尽管“抱抱团”的创意是纯洁的,美好的,文明的,同时也与社会和谐的同频共振。正像这些年轻手里的牌子上所要表达的那样,但在我们的人文环境中,“抱抱团”必然成为前卫的,特立独行的“行为艺术”。

  “抱抱团”能有多久的生命力?如果回到“非典肆虐”的日子里,“抱抱团”还敢到大街上去拥抱陌生人吗?“抱抱团”应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约束,否则举着牌子到处招摇,只能招致异样目光。其次,无论“抱抱团”成员还是接受拥抱的公众,都应有为他人的健康着想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如果不加引导与规制,大街上乱糟糟的抱作一团,那么“拒绝冷漠”只能是猎奇与恶搞者的一件漂亮外套。

  冷漠的根源不在于社会缺乏“拥抱”,主要是缺乏人与人之间互助的精神,假如我们举社会之力多倡导互助精神,引导人们多去做一些有助于社会融洽的举手之劳的事情,无形之中就会化解很多的矛盾,进而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所以,我们来搞互助团吧,远比“抱抱”这样的简单形式更实用、也更富有社会亲和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