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命,在黑暗深海大放异彩访七0二所科技委主任徐秉汉院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2日09:49 无锡日报

  8月底,俄罗斯国家杜马奖评委会将一枚《俄罗斯潜艇100周年》社会公共奖章和证书给了一位中国人,他就是702所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年74岁的徐秉汉。

  作为所有中国人仅有的殊荣,手捧奖章,徐秉汉感到的不仅是对自己一生从事船舶结构力学研究工作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认可,更体现了中俄两国在船舶研究方面的良好合作。

  白硬的头发,飞扬的眉毛,宽大的鼻子,矍铄的神采,一派学者风度。看他敏捷而有力的动作,你根本无法将他和因癌症而动过大手术、经历8次化疗的病人联系起来。与病魔的抗争,尖端科学研究的累累硕果仿佛让他活力倍增。日前,趁他在锡休养的空隙,记者采访了他。

  徐秉汉长期从事船舶结构力学强度与稳定性理论的研究,冒着生命危险做极限深度下潜对他来说习以为常。从1961年来到七O二所,他就在无锡工作。从此,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深潜试验,到世界上最深的大深度载人深潜器的即将下水,徐秉汉个人的研究史几乎对应了新中国的船舶研究史。他以不求名利、不畏艰险、永攀高峰的精神,让生命在黑暗的深海世界大放异彩,实现了用水上钢铁长城保护神圣国土的心愿。

  海洋世界充满了诱惑,但同样充满了危险。深潜,就是和死神握手。徐院士说,下潜500米,外壳为30毫米厚的潜艇将会被压成豆腐渣。

  1978年,我国第一次潜艇深潜试验,徐秉汉主持了深潜中艇体结构的安全监测。20米、40米……当下潜至目标任务的一半深度时,只听得艇外“啪啪”炸响连声不断。顿时,本来就忐忑不安的艇员们一下子慌了神:一定是艇体断裂了,我们要葬身海底了。空气紧张得让人无法呼吸。但徐秉汉异常冷静,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壳体耐压结构并未出现问题。经验告诉他,响声是由连接内外部结构的筋条变形引起的,但这并无大碍。徐秉汉果断地通知艇长:继续下潜!虽然响声不断,但因为有专家同行,艇员们渐渐不再慌张。

  显示器终于跳出了目标深度,成功了!目标深度超过了!返回!大家止不住热泪盈眶。

  说起往事,一脸兴奋的徐院士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在他的记忆深处,有他主持的多条潜艇极限深度深潜,也有令某国总统和海军司令啧啧称赞的传奇式深潜经历。总之,随着多年的科学实践和技术、经验的积累,徐秉汉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在七O二所已形成了一支技术过硬、团结合作、以青年人为骨干的从事深潜试验的团队,完成了许多国家任务,技术上更趋成熟、更过硬。

  根据国际海底管理局的规定,各国可申请开发那些共有的“洋域”。但前提是有能力下到海底勘探,如果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供勘探资料,则国际海底管理局不能批准优先开采权。徐秉汉说,我国申请到了一块深度约5000米-6000米的海域。根据前几年俄罗斯的录像显示,那里不仅有丰富的锰结核矿和高度的液体能源,更有成群的鱼虾在高温高压环境里自由生长。徐秉汉告诉记者,目前世界上可用的载人深潜器共有5台,分属日、美、法、俄,它们的最大深度是6500米。我国研制大深度载人深潜器,既是科技实力的显示,更是为了深海资源的开发和研究。

  在大深度载人深潜器立项时,徐秉汉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大深度载人深潜器已在总装,徐院士虽身患重病,不能参加一线的工作,但作为技术顾问,仍然对研制中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向一线的领导提出建议并参与讨论。

  从制造了中国第一艘军舰的无锡人徐寿、华蘅芳,到研制了我国第一个水下机器人的无锡人蒋新松,直到长期在无锡工作的徐秉汉,江南水乡无锡与中国船舶科技创新有着割不断的情缘,而且不断给无锡带来新的光荣与骄傲。徐秉汉说,进入大学的那天起,他就期待着中国登顶世界的这一天。

  他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事业,对年轻人则寄予更多希望。徐秉汉说,发展船舶工业,老一代专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他们受环境的限制,发挥有限,现在遇上了好时代,国家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无锡也在创建创新型城市,年轻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一定要抓住机遇,不断研究、实践、总结、创新。

  身处太湖之滨而心怀大海,身患重病之躯情系科研。蒋新松当年有“新松恨不高千尺”之叹,徐秉汉同样也希望向上苍再借500年。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陡峭山路上走了数十年的徐秉汉,深感岁月不饶人,在与病魔顽强斗争的同时,他还培养指导着多名不同单位的技术骨干,如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学院副院长王林、法尔胜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谭佃龙、七○二所高级工程师岳亚霖等。可喜的是,在全市第一批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奖获奖者中,他的弟子占了两席。他希望更多年轻人能继承和拓展他的事业。

  作为业界的权威,徐秉汉经常在思考着如何让潜在的科学知识显性化,让科学和地方经济越走越近。他说,越是创新的东西,越有市场前景。但由于受机制制约、对创新创业前瞻性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影响,现在各行业中真正属于创新的东西并不多。他寄语年轻一代,把国家、时代的召唤和个人的创新创业理想追求结合起来,乘风破浪,潜心钻研,不断总结,为提升祖国自主创新能力贡献智慧。

  本报记者吴立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