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川黔滇桂藏政要聚重庆话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1:58 重庆晨报

  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第21次会议明日在渝举行,加强交通、能源、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将成会议热点本报讯(记者谢夷)昨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第21次会议将于明日在渝举行。今天,在各省区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等地代表团将抵达重庆。

  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如何打破瓶颈,加强交通、能源、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将是
西南政要们热论的话题。

  据悉,六省区市参加此次会议的正式代表接近180人。同时,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西部办、国家旅游局、铁道部等十多个国务院部门也将派员参加会议。

  “合作共赢奔小康”是此次会议的主题。在会议召开前,六省区市已共同策划了一批既能衔接国家十一五规划,又体现共同意愿的项目。“六省区市主动联合在一起,更容易得到中央的支持。”市发改委负责人说。

  这些项目,可分为两大专题:“交通能源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将在会上进行深入探讨。例如,新建跨地区交通项目,打造六省区市无障碍旅游区等。

  在本次会议上,六省区市将签署“构建统一开放市场的合作协议”,建立部门和行业对口的合作制度,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重大合作项目协商机制。

  借东道主之利,重庆还将与贵州、四川、西藏进行双边座谈会。重庆明年直飞林芝到西藏机票更优惠

  先期抵渝的部分代表团表示,将抓住机会,与重庆建立更多的合作

  本报讯(记者谢夷罗强)昨天离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第21次会议正式开幕虽然还有2天,但西藏、云南、贵州等省区参会代表团的部分代表和十余位随团媒体记者已先期抵达重庆,为此次会议做准备。

  渝藏合作把三峡游终点设到重庆

  昨日中午,西藏代表团22位参会代表中有19人已赶到重庆。

  西藏代表团招商局副局长康浩透露,此次协调会上,重庆与西藏将签署《两省区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涉及航空、铁路、特色农业、高新技术等8大类。代表团先期抵达重庆,就是想多了解重庆,多点机会与重庆有关方面商讨未来合作事宜。

  此前,西藏的物资主要通过成都转运。如今,重庆也具备了承担物资进出西藏中转任务的条件。昨日召开的市政府月度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负责人透露,西藏方面有意在重庆建立西藏服务中心,作为一个常设机构,目的是为了让重庆成为西藏的第二大通道。

  与重庆周边城市相比,从沿海飞重庆的票价要低两三成,而且,从重庆中转进藏的时间要节约半个小时左右。目前,已有航空公司明确表示,明年将加开从重庆到西藏的航班,预计重庆的进藏航班,将达到每天7班。

  西藏代表团招商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明年,重庆—西藏的所有空中航线的机票将推出大幅优惠。

  童小平副市长称,立足交通,拓展旅游,把三峡水上游和西藏高原游连接起来,将是渝藏合作的内容之一。西藏代表团招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明年起重庆可直飞西藏林芝,游客在游完三峡后,可直达“西藏江南”林芝,欣赏风格独特的藏式村寨。

  渝黔合作重庆火锅要进贵州

  昨日,率先抵达重庆的贵州代表团联络员透露,早在今年7月,重庆与贵州就合作建设一个“渝黔煤化工基地”召开了协调会,以促进两地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贵州的外来餐饮业中,有近1/3的企业来自重庆。此次经济协调会的召开,将为两地餐饮业发展,尤其是重庆火锅进贵州,商讨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和政策。”贵州代表团有关负责人称。

  渝滇合作抓住机会共同发展

  四川代表团招商局副处长詹俊透露,重庆在四川的年投资额仅次于北京,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此次会议期间,两地将就交通、旅游、农业等方面合作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此外,云南、西藏代表团有关负责人也表示,重庆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出海港口和经济中心,他们将抓住机会,与重庆建立更多合作,以此推动当地经济腾飞。

  新闻背景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

  1984年4月,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创建了四省区五方经济协调会,召开协调会首届会议,并在重庆联合筹建了西南经济协作大厦(位于南坪的西南大酒店)作为常设联络机构。

  其后,西藏自治区和成都市加入,协调会更名为“五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2004年,在西藏召开的第19次会议上,协调会更名为“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协调会的性质是跨省区、开放性、松散型的区域经济协调组织,并非一级行政机构。协调会由各方党政领导轮流担任主席,每年召开一次高层次例会。

  重庆是协调会的创办者之一。据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21年来,仅通过协调会这个渠道,重庆就已吸引到来自其他五个省区,以及经中央所批准的重大项目,就有260个左右。谢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