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云南大丽铁路施工隧道发生塌方4人被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2:50 生活新报
云南大丽铁路施工隧道发生塌方4人被困(图)

现场成立的临时抢险指挥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大丽铁路隧道塌方 4人被困

  昨日凌晨4时许,大丽铁路笔架山1#隧道开挖班工人管业雄正在熟睡中,被工友一阵阵急促的声音叫醒来:他们施工的隧道发生塌方,有几名正在施工的工人被困在隧道里.听到这个消息后,管业雄等人起床后赶到笔架山1#隧道,开展救援工作.

  隧道塌方发生在昨日凌晨3时30分许,有4名施工人员被困.

  4人被困隧道

  大丽铁路笔架山1#隧道位于大理市宾川县的公路边,四个月前管业雄等几人随老乡从湖北老乡来到这个工地上做活。他是工地开挖班的工人,前日他们有6名工友上大班,昨日凌晨1时40分许,轮到管业雄休息,他的亲弟弟管业平等上小班。所谓大班就是白天上班,上班的人也多一些,上小班就是上夜班,上班的人数也少些。在开挖班,和管业平一起上小班的共有3人。

  昨日凌晨4时许,管业雄还熟睡在工棚中,就被他的同事急促的叫声催醒:“隧道塌方了了,开挖班的工友被坍塌的泥土困在隧道里。”听到这个消息后,管业雄等人睡意全无,立刻和同工棚的几名工人紧急赶到距离他们工棚好几百米之外的隧道里。

  据管业雄称,除了他的弟弟管业平被困外,还有开挖班的杨华兵,王鼎立(音)和一名开铲车的师傅。其中杨华兵和管业平来自湖北省天门,王鼎立来自贵州省,开铲车的师傅可能是云南本地人。

  据了解,隧道塌方后没有施工人员从隧道里跑出来,因此,上大班的开挖班工人们不清楚当时的情况。

  被困在700多米深出

  通往笔架山一号隧道的便道边挂着施工单位名称“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昨日19时许,记者来到施工工地。在管业雄的工棚里,他和杨华平的妻子等3人焦急地分析这些被困工人的生存可能情况,杨华平的妻子坐在一张简易的木床上,双手抱着膀子,神情焦虑,担心丈夫的安危险而很少说话。

  据这些工人介绍,笔架山1#隧道长3公里左右,从隧道出、入口两端向中间打,发生隧道塌方的是在入口断,就是靠大理市区方向的一端。这一端开挖开挖进度大约为730米,施工掌子面分上掌子面和下掌子面施工,坍方点在上掌子面大约15米远,“垮塌的都是泥土和沙,估计坍塌体堆积的长度有20米”。

  一名开挖班的工人透露,事故发生前有高压通风管道给施工掌子面送风,由于这根管道是橡胶管道,事故发生后,通过这根管道没有和被困人员联系,估计这根通风管道被砸变形,无法通过这根管道和被困人人员联系过。根本不知道被困人员的情况,只能根据施工的情况来推断被困人员的大体位置等。“估计坍塌落物体距离这些被困人员所在的施工掌子面有5米远的距离”,在这个距离内的面积就是被困人员的活动空间。“3名开挖班的被困人员可能还是安全的,那名开铲车的师傅就难以推断了,因为不清楚坍塌时他到底处在什么位置。”这名开挖班的工人分析说。

  几,名工人称,笔架山1#隧道地质结构不好,上一次塌方发生后,就一直在清理塌方物,还没有正式开挖隧道。

  紧急营救被困人员

  “相当于是坍塌落物封封闭了隧道”,据隧道内的救援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救援工作是这样展开的,在隧道坍塌物处打一个水平的钻孔子,以便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送些给养物、药品等;另外还开挖一个长宽大约1.6米左右的导坑,叫做救援导坑,目的是通过这个导坑将被困人员救出来。为了尽快将被困人员救出来,已从临近的青花坪隧道调集了工人参与救援。

  据昨日19时许一名出来救援人员称,到他出隧道时救援导坑掘进进度为三米多。挖掘救援导坑的困难是,坍塌物是泥土和沙,很不稳定,每掘进大约20厘米的长度就要用支撑,所以困难比较多,何时能打通救援导坑,时间难以估计。

  记者行走在通往笔架山1#隧道的便道上,一辆辆参与事故抢险的车辆从记者身旁疾驰而过,将一些抢险需要物等源源不断地送到现场。记者徒步来到隧道入口处,现场灯火通明,救援工作显得很紧张。这里已经拉上了警戒线,一辆辆货车将各种救援材料送到隧道里,还不时间有全身不满灰尘的抢险人员进进出出……道口巨大的风机声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将风不断地送到隧道里,一些走出来的抢险人员说,事故发生后,抢险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隧道口的左边施工便道边停着两辆急救车,车上是大理市第二人民

医院的医务人员。据了解,事故发生后这些医务人员就被调集过来,参与医疗抢险,这些医护人员清楚守侯在抢险现场。隧道口右侧的简易工棚里,好些负责人坐在一起,在开与抢险工作有关的会议。

  赶来的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苏亮昆称,有关负责人在隧道指挥救援,他们刚赶来,还不清楚有关情况。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救援工作引起大理州及云南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人员以赶到现场协助或者指导救援工作,昨日21时许,记者离开现场时救援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本报记者 杨旭 文 符光周 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3,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