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部分食品企业把偷工减料当“行规” 猛压成本威胁城市食品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3:58 舜网-济南日报

  据新华社上海11月12日电(记者 季明 崔军强 傅丕毅)维护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整个食品链条出现问题。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我国食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激烈的现状导致大部分厂家利润微薄,而以超市为主的终端不断压价,物流成本又在不断上升,迫使部分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铤而走险,以牺牲食品的安全品质为代价,牟取不法利益,从而构成对城市食品安全最现实的威胁。

  在采访中,不只一位食品生产商向记者抱怨“这个行业实在没法做下去了”。上海一家大型食品公司副总监黄革辉曾在上海六百等百货公司工作,他认为食品行业可能是目前所有行业中利润最薄的一个。根据他的说法,服装企业的毛利在25%至30%之间,化妆品和鞋类大约在30%,家用电器毛利虽然只有5%到10%,但加上年终返点,也在20%以上;但是现在食品企业的毛利基本上都只有10%至20%,“许多企业本身利润空间极其有限,要生存下去只有弄虚作假。”

  导致食品生产企业利润微薄的首要原因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除了有限的几家大品牌外,中小企业要在市场上竞争靠的大多是成本优势,价格一降再降,品质可想而知。

  中间环节层层加价,更是挤压了生产商的利润空间。企业在和超市的议价谈判中处于完全下风,不仅产品的价格被压得很低,还要支付名目繁多的商务费用。

  利润如此微薄,价格又压得如此之低,一些食品生产商只能在偷工减料、透支产品安全品质上“做文章”。负责为上海多家大型超市供货的中间商沈海武说,许多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弄虚作假已经成为“行规”。以手剥山核桃为例,当地农民在收割时就通过浇水、掺碎壳等方法人为“增重”约20%,食品加工厂又将山核桃泡在调味汤料里再增重20%,这种用以浸泡食品原料增加口感的调味汤料被业内人士称为“千年老汤”,其质量安全基本没有保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