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七旬老人放飞六十六个“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4:40 浙江日报

  本报讯 (记者 袁艳 乐清日报记者 叶长一) 12年隐姓埋名,先后资助66名素不相识的孩子上学。在乐清,71岁的石进才老人一直以“希望”为名,默默地帮助那些面临失学的孩子。

  受他捐助的孩子分布在浙江、吉林、云南、陕西等地,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至今,很多学生还不知道这位热心老人的真实姓名。

  12年前,当时在银行上班的石进才看到一条新闻:吉林一名 “金融卫士”以身殉职后,其夫不久也病逝,幼女小红莲成了孤儿。石进才决定帮助这个孤苦的孩子,署名“希望”寄去了第一笔资助款。之后,老人一直资助她上学,写信鼓励她好好学习。现在,红莲已是一名高中生。

  老人告诉记者:“以‘希望’为名,是想寄托一份希望——孩子们能平安成长,好好学习。”从此,石进才每次看到报纸上有贫困学生的消息,就要和孩子结对,他的资助名单里每年都有新的名字。一张张署名“希望”的汇款单,从乐清“飞”向全国各地。

  听说在乐清上学的文成孩子王明根家庭贫困,老人决定帮助他,不过他和学校有约在先:“我定期给孩子汇钱,但不要告诉孩子我的真实名字。”此后5年,老人还经常打电话问王明根有什么困难。

  老人说,当初化名是不想给受助的孩子造成负担,帮助他们就是一种快乐,并不想要感谢和回报。多年来,他和老伴小心地掩藏身份。在老人家里,记者看到一份“结对资助学生名单”,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66名学生的名字、通信地址和基本情况。在他的资助下,很多孩子已经顺利地完成学业,有的已走上工作岗位。1999年,在父亲的带动下,石进才的3个儿女也开始每人结对5个贫困学生。

  至今,石进才已累计助学25万元。但老两口都靠退休金过日子,住在20多年前建的老房子里,子女也是工薪阶层。石进才1996年退休后,月工资1000多元。为帮助更多的孩子,退休后他一直在当地的企业打工,生活十分节俭。日前,石进才老人又在联系一名新的受助学生,他的“希望”还在继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