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报金言:别入"私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8:12 沈阳网-沈阳今报

  背景事件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在10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公共财政应该增加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希望国家将来财政投入的重点是公共卫生领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

  应该说,卫生部大声疾呼“公共财政增加对医疗卫生投入”,是顺应民心代表民意
的,也是社会各界在“马拉松”式的“医改”讨论中达成的共识。

  问题是原本就是由公共财政投入建立起来的公立医院,这些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渗透和作用下,出现了渐渐向市场化演变的趋势,趋利、逐利几乎使医疗卫生部门的“公益性”淡化、迷失。

  因此,在卫生部这次大喊“公共财政增加对医疗卫生投入”时,有许多人对其真诚表示怀疑,医疗卫生部门会不会只在争取公共财政投入时“代表人民利益”,把嗓门提得老高、叫喊得震天的响,一旦得到了更多的公共财政投入之后,就又将其变成部门的“私有财产”,把这块肥肉只埋在自己碗里吃呢?

  当社会舆论指责医疗部门乱收费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时,医疗卫生部门惯于将责任推出,总爱说这是由于“投入不足”造成的,虽然“投入不足”是不可否认的一个原因,但就没有医疗卫生部门自身的原因吗?

  无论是公共财政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还是医疗机构通过经营取得的利益用于自身的发展,都是取之于民的。

  因此,人民群众在希望公共财政增加对医疗卫生投入的同时,也希望医疗卫生部门保持其“公益性”,绝不可将公共财政投入转化为部门“私有财产”、当作部门和某些个人牟利的本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