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佳木斯棚户区改造圆百姓安居梦 5000多户居民喜迁新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8:59 黑龙江日报

  王乾 本报记者 蒋国华

  在佳木斯市电机厂的南侧,刚刚竣工的“富丽仟家”小区院内,到处是喜气洋洋的搬迁景象———破旧的棚户区被推平,簇新的单元楼拔地而起。“老棚户”们开春离低檐,入冬回广厦,无数人情不自禁地落下喜泪。的确,他们有理由高兴和激动,因为无数次魂牵梦萦的棚户区改造搬迁终于变成现实!

  以民为本科学谋划果断指挥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佳木斯市城市面貌逐年发生着变化。然而,老城区沉淀下来的棚户区问题却成了城市乐章中极不协调的音符。据统计,到2002年底,佳木斯市区尚有400余万平方米的棚户区。这些棚户区极具特殊性,有的是“拔毛开发”后,剩下的缺乏商业价值的“硬骨头”;有的是地处偏僻、被遗忘了的“角落屋”;有的则是周围环境恶劣、被脏乱差包围了的“贫民区”。改造这样的房屋,拆迁难、建设慢、成本高、利润低,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道难题,开发商望而却步。

  “城市建设不能搞政绩工程,要贴着老百姓的心干。”市委书记郭晓华在城市调研时如是说。“棚户区改造是事关国泰民安的大事,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具体表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棚户区不改造,我们就对不起这里的老百姓”。市长李海涛对棚户区改造做出指示。于是,棚户区改造写到了佳木斯党代会报告之中,成为近年来市委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连续三年被作为利民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事项之中。承办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相关部门更是紧锣密鼓,房产局以最快的速度对全市近百个地块逐一进行了丈量、登记入册,结合佳木斯市实际制定出台〔佳木斯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规划部门结合城市整体规划修编和近期城市发展规划,制定了全面系统的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实施计划。时隔两年,佳木斯已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225万平方米,1.7万户居民喜迁新居,在短短时间内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关切度之高出人预料。

  政策调控惠及百姓实现多赢

  佳木斯的经济并不十分发达,要实施棚户区改造,政府财力难以予以支持。面对这一实际状况,佳木斯把落实棚户区改造的着眼点放在政策调控上,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以经营城市的方式力求在棚户区改造上实现多赢。一是在开发土地供应上进行调控,对市中心地段进行“关闸”,突出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重点,在政策上鼓励优先改造棚户区,近年来已启动了万发小区、临山庄小区、王三五河区等棚户区地段。二是整顿房地产市场,停止审批党政机关集资合作建房,并且商品房的开发在总体上也要求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避免拔毛插建、吃肉弃骨现象的发生。三是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实行廉租房统筹开发,做到每年都有20%左右的廉租房或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同时调整户型结构,中、小户型达到开发建设房屋总面积的70%以上,棚户区改造以动迁安置户型为底数,做到一一对号到位。四是出台了《棚户区改造方案》、《廉租房管理实施办法》、《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等一大批行政文件,对动迁安置面积、结构差价、房屋契税以及低保户优惠政策都有详细规定。这些政策的出台实施,为棚户区改造注入了生机活力,既调动了开发企业投资棚户区的能动性,使其有利可谋而又不牟取暴利,又使低收入家庭能住得起新房,圆了他们的住房梦。

  协同动作合力推进务求实效

  棚户区改造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钱从哪里来?从总体上说,来自市里的政策引导,来自开发市场的宏观调控,来自开发行业的有偿投放,更来自于全市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作为棚户区改造牵头部门,佳木斯市房产局在实施改造中,突破“等、靠、要”的传统思维定式,创新工作理念,提出了“对外引资、对内挖潜、市场化运作”的思路。他们对市区12个棚户区和15个零星棚户点分别进行测算,并将相关资料印制成册向全国广泛招商引资,吸引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外埠房地产开发企业前来投资。大连海昌集团2004年进驻佳木斯以来,已累计投资1.7亿元,完成开发面积9万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今年以来,投资6.8亿元的安徽宏祥集团、改造面积为23万平方米的北京中天宏瑞公司和吉林德惠集团先后在佳木斯签约了棚户区改造工程,签约开发地段面积已达71万平方米。佳木斯这一以外地投资商为承建主体、本地企业量体裁衣、政府提供扶持服务的开创性举措,开辟了佳木斯市棚户区改造的新局面,实现了历史性的超常规突破,创造了棚户区改造的“佳木斯奇迹”。

  9月15日上午,佳木斯市万发东小区一片片低矮的棚厦在大型铲车的轰隆声中被扒倒,近2000户棚户区居民盼望已久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佳木斯市在棚户区改造中走在前头。2006年佳木斯市区完成棚户区改造71万平方米,5000多户居民喜迁新居,佳木斯城市面貌得到改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