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大水大绿打造美丽生态新西安(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09:59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大水大绿打造美丽生态新西安(图)

  题图:郁郁葱葱、河水清清的环城西苑鸟瞰。记者近日在灞河边采访时,一位在灞河边长大的老人说,这几年,浐灞河的水面上又可以看见成群的灰鹤来这里了;在杜陵塬上,一些群众告诉记者,万亩生态林彻底改变了这里的气候环境,空气新鲜了,他们的生活也富裕了。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实施“大水大绿”工程作为落实发展观,贯彻“四化”理念,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行动,着力打造一个更加美丽的生态化新西安。现已形成水面14350亩,大绿工程一期已完成造林48.56万亩。城市绿地系统不断完善,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绿化率有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7平方米左右。

  大水靓古城

  走在浐灞之滨,一幅江南水景图便会映入眼帘:翠柳含烟、堤草如茵,泱泱水面,河鸭戏波;雄伟的灞河橡胶坝上,滚滚河水倾泻而下,形成了一道宽阔的瀑布,犹如素练一般……

  “以流域治理带动区域发展,以新区开发支撑生态重建。”在这样的发展思路指导下,短短两年时间里,浐灞生态区把一片荒滩变成基础设施较为齐备的现代化生态新区,建成河道一级堤防18.6公里(灞河堤防10.8公里,浐河堤防7.8公里);推进浐灞三角洲内约8公里的主干水系建设,相继建成灞河城市段A号、B号、C号、C1号4座橡胶坝,已达到在浐灞河城市段蓄水15000亩的条件,启动了浐河碧水工程,在浐河滨河西路的部分路段建设截污管道,封堵了现有排污口,并开工建设“引灞济浐”工程,不断净化浐河水质。

  除了浐灞生态区之外,随着氵皂河城市段治理全线贯通、漕运明渠、团结水库、南湖、幸福渠等一批重点治理工程相继开工,宏伟的大水工程给西安市民展示出美好的前景。按照规划,未来几年,浐灞涝泾等河流上将兴建25座橡胶坝,形成水面2万多亩,建设李家河等11座中型水库,扩建未央湖,改造兴庆湖和护城河,恢复曲江池和昆明湖。西安“八水绕长安”的美景,正在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大绿迷人眼

  “大水迷人,大绿养眼。”的确如此。杜陵塬上万亩都市森林游人如织,灞柳绿色长廊翠柳含烟;在城市里,一个个绿地广场,一条条鲜花大道,一株株行道树木,都给市民和游人带来了浓浓绿意。

  2003年10月,一个让万山“绿”遍的大绿工程启动实施,“六片”、“八河”、“十路”将营建森林60万亩:杜陵塬、鱼化寨、氵皂河段、新机场高速两侧及汉城遗址、渭灞三角洲、红旗坡及狄寨原等六大“片林”,每处林地面积都超过1万亩;在渭、泾、灞、石川等八条主要河流两岸,以及西阎、西临、西铜、西蓝、西户、机场高速,西宝南线、西宝高速,西沣、环山旅游路等十条主干道路两边,宽阔的风景林带宛如屏障一般。

  历时3年的大绿工程今年将完成建设,60万亩森林环绕城市。今年城中将建设十里铺广场二期,改善东大门城市形象,在城六区建成66个小型休闲绿地广场,开工建设长乐公园和幸福路林带等,城市绿地面积将大为增加。

  “大水大绿”工程的稳步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一位市民的话代表了古城众多百姓的心声:“这真是咱老百姓的福分啊!”

  生态西安•

  水

  广运潭以水为魂

  “关中风情广运,灞上烟柳长堤。”广运潭,在大唐盛世比杭州西湖都要大出几倍,是我国古代主要的港口之一,全国通达长安的水运通道。潭中有上百只舟船往来游弋。但凡中原、江南、江北运往京城,向皇家贡的租赋、财币及珍贵地方特产,乘舟揖顺渭河溯流而上至广运潭后,皆由潭上的船只接下再转入京城。正是因为潭水上的繁华热闹,唐人才在浐灞两岸植柳万株,形成了壮观飘逸、令文人骚客们吟咏千年的“灞柳风雪”。

  浐灞生态区“以水为魂”,而广运潭就是其中最具灵动之气的“魂”。恢复重建广运潭是综合治理浐灞流域的关键之一,是创立生态区建设范式的开天之笔。广运潭生态景观区地处灞河城市段下游,灞桥镇北侧,与浐灞三角洲隔灞河相望。景区长约6公里,宽约2-3公里,整个项目占地约13.53平方公里,建设年限5年,计划总投资10亿元。

  目前,该项目进展十分顺利,已完成广运潭动态景观区一期1800亩和二期1900亩土地地面附着物清理及补偿工作,1800亩施工面积完成量约86%,兴成湖、野营天地、入口广场土方开挖已基本完成,1900亩施工面积完成量约15%。临时道路完成6.5万立方米,土方开挖回填144万方。大堤迎水面

装修及灯光照明工程开始施工。

  全部建成后的广运潭,数十湖泊,大小不一,层层相连,区内河道纵横,水面蜿蜒曲折,将形成万亩水域和万亩绿地,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罕有的集生态湿地保护、河道景观、动态旅游、游览观光等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公园。

  生态西安•

  绿

  杜陵塬上“天然氧吧”

  位于雁塔区东南,离市区不到5公里。漫步在林间小路,呼吸着清新自然的空气,你定然会心旷神怡。雁翔路十里樱花大道绿树成荫,漳河柳树枝头泛绿,雁环东路上棕榈、雪松长年碧绿,汉宣帝陵下这片生态经济林正透出勃勃生机,这就是雁塔人引以自豪的雁塔区万亩都市森林。

  可在四五年前这里还是原高坡陡,常年干旱,农民一年只能种植一茬小麦,土地闲置,地表裸露,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特别是每年夏耕后,裸露的土地经太阳暴晒,东南风一吹,半个西安城都变成灰蒙蒙的一片。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但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也使杜陵墓群遭到了破坏。

  为了有效保护与利用杜陵,改变这里的居住环境,雁塔区开始在杜陵塬营造万亩都市森林,恢复陵区原有植被。他们引进企业,采取市场运作,促进土地合理流转,保护了当地农民利益。目前万亩都市森林已初具规模,其中生态林5600亩,果林5200亩,种植各类苗木160多个品种,达540多万株。大环境变了,这里的高效农林业也蓬勃发展,形成了雅森千亩示范生态园、千亩银杏林、千亩柿子林、汉风台精品杂果园和唐苑盆景园等多个自成一体的生态经济林区。同时,雁塔区还投资500余万元,建设和完善绿化设施,另外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修建了从市区通往生态林的6公里的樱花大道雁翔路、4公里的绿色走廊雁环东路和12.3公里的环林路,筑起了森林路网骨架,开通了公交专线。

  杜陵万亩都市森林是目前西安市大绿工程成功的典范,林木生长茂盛,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不但成为西安的城市“绿肺”,也成为市民休闲、旅游和观光的最佳去处之一。

  生态西安•景

  城市中心的“绿洲”

  家住西安西门外的李师傅每天下午都要和老伴到环城西苑里走一遭。走在这个城市中心区的“绿洲”里,身边是绿草如茵、风景如画的环境,脚踩弯弯曲曲的青石小路,看着一座座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民族古老文化的大型雕塑和璀璨夺目的梦湖碧水,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说:“好呀,真好呀!我们都70多岁了,没想到还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漂亮的公园。”

  为了保护古城风貌,建设生态城市,西安市投资4.3亿元,历时20个月,建成了占地155.9亩,集绿地、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园林———环城西苑。开放后的环城西苑彻底摆脱了改造前无序粗放管理、杂乱无章、高建筑密集和缺乏配套设施的落后状态,呈现给游人的是以古城墙为背景,园林绿化为主线,和谐、开放、活动、休闲等多种自然形态,在沿环城西路条状依次分布着古拴马桩广场、南入口树阵广场、中心广场、梦湖园休闲区、生肖柱广场、水中森林、南北停车场等,道道景观组成了流光溢彩的风景线。

  漫步在西安市环城西苑,哗哗的跌水瀑布,梦幻的水中森林,壮观的树阵广场,梦湖园内鲜花环绕,灯光辉映,流光溢彩的美景都给久居西安的市民及来自四海的游客以非同寻常的感受,让人们在得到休闲的同时,对这个千年古城有了新的认识。

  记者感言

  水是城市的灵气,树是城市的绿肺。进入新的世纪,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全面实施“大水大绿”工程。于是,杜陵塬上,灞河岸边,白鹿原畔,浐河水面,建起了一座座橡胶坝,蓄起了一方方泱泱水面;栽下了一株株小幼树,形成了一片片绿色森林;开辟了一块块绿地广场,布设了一条条鲜花大道……“大水大绿”工程的实施无疑给西安市民营造了一个美丽、生态化的家。

  西安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历史古都,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做到古都风韵与现代风采相结合,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始终不渝地改善生态环境,使西安的天更蓝,水更绿,让人民生活得更舒适。

  ■本栏稿件由记者文艳采写

  ■本栏图片由记者张万山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