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警察职业风险调查:多接触不良场所致脾气暴躁(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4:53 国际在线

  职业刺激累积将会导致暴力情绪

  “警察接触的各种不良场所非常多,多数时间是在和犯罪分子打交道。因此导致脾气暴躁、思想压抑。警察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在工作中就很容易犯错误,而每一个错误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吕卫辉坦言。

  西北政法学院公安学院副教授冯雪对34名民警做的一次心理测评印证了吕卫辉的观点。

  心理测评显示,90%的民警抑郁和强迫症状明显,如“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感到难以完成任务”、“感到苦闷”等;80%的民警还有不同程度的敌意和躯体化症状,如“容易烦恼和激动”、“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等。

  “在许多人心目中,警察个个都是钢铁硬汉。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再加上警察经常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职业风险,如果不能及时缓解自己的心理危机,就很容易做出过激行为,进而导致所谓的‘激情犯罪’。”陕西师范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位心理学家以不久前安徽省巢湖市一桩“罕见”的冤假错案为例作了详细的说明。巢湖市公安局居巢分局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件中,错捕了4位少年,刑讯逼供、引供诱供使得他们被迫承认自己是杀人凶手,但他们被拘押百天后抓到了真凶。报道说,这起错案的产生完全可以避免,但正因诸多环节存在违法违纪办案现象,最终酿成了这场悲剧。

  “警察是一个‘社会刺激多元化’的职业,即其工作性质决定他们所受到的刺激非常广泛。他们既有社会普通人常遇到的刺激———来自个人的生活或工作方面的挫折,又有由职业本身所带来的社会刺激,这些刺激很容易使警察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疾病。有些心理疾病会使其产生对自己的暴力行为———自杀,而更多的则导致其出现对外的变态反应或攻击行为。”这位心理学家分析道,譬如:明明知道某人有犯罪嫌疑,但就是抓不到证据,由此积累的情绪往往会在一个相似的嫌疑人身上宣泄出来(即违法施暴)。

  这位心理学家说,警察暴力与警察的职业背景有一定关系。职业是一种被社会赋予特殊权力的角色。人进入某一职业(即社会角色)后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学习掌握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方式,并按其行事;按角色的要求去思考,逐渐将自我与职业角色一致起来。其中往往无意识地形成某些角色的行为和思考习惯。许多警察最初发生的暴力行为可能是在制止犯罪的活动中,发生在逮捕危险的犯罪分子过程中,或者发生在讯问那些令人厌恶、充满敌意和挑衅的犯罪嫌疑人身上……他们中许多人最初的暴力行为可能富有正义色彩,与某种民意相一致。所以这种行为方式很容易被肯定并保留下来,并在不经意中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或带有倾向性的行为方式。

  建立合理制度降低警察职业危险

  记者曾看到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对192名各警种警察的“职业风险测量”报告,这份报告认为当前警察所面临的职业风险主要包括生理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工作风险、关系风险。

  这份测量报告的撰写者修潍青分析说:“警察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警察承担着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神圣使命,公安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所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警察的工作往往与艰苦、紧张、困难、危险等紧密相连。警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承受从事一般职业的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付出巨大的身心能量。”修潍青说,“从新闻媒体相关的报道来看,过高的职业风险和工作压力已经成为危及民警生命安全的杀手,警察所面临的职业风险是导致警察产生身心疾病以及工作失误的直接原因。”

  有关专家建议,对警察队伍的政治学习、党风廉政教育和职业教育必须是经常性的,是不可缺少的必修课。同时,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符合警察各种需求的既利于公安工作又有益于警察健康的制度,使其心情舒畅地工作,努力降低其面临的职业风险;还要加强对警察的心理知识、心理素质、应对技巧的培训,并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以保证人民警察的身心健康。 (法制日报 记者 台建林 通讯员 王更喜 报道策划陈晓英)

[上一页] [1] [2] [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