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结束后首批援非化肥在天津港下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6:29 国际在线 | |||||||||
国际在线消息(驻天津记者 刘志刚、赵凯 通讯员陈继东 杨议) 11月13日下午,承载2.2万吨高质量援外化肥的“艾瑞提”轮在天津港三突堤码头顺利完成装船任务,满载着中国人民的友谊驶向遥远的非洲。 这批化肥是中国政府向非洲国家津巴布韦提供的无偿援助物资,既是中非合作论坛闭幕后由商务部直接负责的首批农业合作外援项目,也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笔外援化肥项目
由于该批货物需经贝拉港转口,而该港受自然条件限制船舶必须赶每月两次的潮汐才能进出港,代理方提出了在天津港安排装船时间只有3天零8小时,能否高质量地完成装船作业,确保船舶如期起航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关系到天津港的对外声誉。对此,天津港五公司高度重视,要求员工站在维护国家形象的高度看待此次装船作业,货源开发办多次深入代理单位和供货方驻地,听取要求,针对货类特点设计作业工艺流程供客户选择,并邀请代理各方参加专题会议,就集港、落货、车辆配备、作业流程等重点环节进行商讨,明确了全力配合客户,核准数字,逐袋检查,确保袋面清洁的作业规定。落货过程中,代理方又提出考虑到对方港港口能力有限,接卸整船散袋十分困难,需要改成集装袋,业务人员们连夜帮助联系相关厂家,赶制4000余个吨袋。本月11日,津巴布韦驻华大使在交通部、代理方负责人的陪同下亲赴作业现场,目堵了倒运、装舱的全过程,对天津港装船质量之高作业效率之快表达了由衷的赞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