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化龙桥绝壁古洞疑是避难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2:28 重庆晨报

  

化龙桥绝壁古洞疑是避难所

  大图:昨日,考古队员对悬崖上的神秘洞穴(白圈处)进行观察。小图:洞穴可能是古人的避难所。本报记者甘侠义摄

  

化龙桥绝壁古洞疑是避难所

  据称抗战期间曾有人进洞躲避日军轰炸,考古队员将进洞考察揭开古洞之谜

  本报讯(记者李晟)在近日开展的化龙桥旧城改造考古调查中,考古队员们在响水沟绝壁上发现一个人工洞穴。昨日经考古队工作人员初步调查确认,该洞是古人修建的一个“崖穴居”。这个位于数十米高绝壁中央的洞穴究竟是哪个朝代居民开凿,它的具体用途到底是什么,里面是否会有当时居民留下的遗物,市文物考古所执行领队刘春鸿表示,一切只能等待他们进入洞穴后,才能得出结论。

  有人曾进洞躲炸弹

  据刘春鸿介绍,由于目前只能借助望远镜等器材站在远处观察洞穴,所以究竟是哪个朝代先民开凿的这个“空中房屋”还无法确认。但居住在当地的老百姓明确表示,这个洞穴在解放前就已存在,肯定不是现代建筑。

  在响水沟居住数十年的张先生表示,他曾听80多岁的老邻居聊起过这个绝壁上的洞穴,在日军空袭重庆时,老邻居曾顺着山路爬上这个山洞,躲避炸弹的袭击。所以居住在附近的人们都习惯性地称其为防空洞。

  但刘春鸿领队表示,这个山洞并不是作为防空洞而修建,因为民国时期我国的人防工程已经有很大的发展,防空洞修建的位置一般都选择在居民能够快速进入的位置,而不会选择数十米的绝壁中央。

  可能系古人避难所

  这个人工开凿的洞穴,究竟是古人的一种丧葬习俗,还是另有他用?昨日,经过仔细观察后刘春鸿表示,洞穴肯定不是人们所熟知的崖墓,而极有可能是古人用以避乱的洞穴。

  据刘春鸿介绍,不论从洞穴的大小还是外形来看,都与崖墓有着根本的区别,因为崖墓的洞口一般较小,而且拥有明确的门楣。但在响水沟的这个人工洞穴上,却看不到这样的痕迹。

  同时,刘春鸿表示,在历史上曾有两个时期,居民们大兴土木修建山寨和崖穴居。一个是清代的嘉庆年间,当时白莲教盛行,为了躲避白莲教,居民们往往在自己房屋附近的山崖上开凿出洞穴避乱,为了安全,这些洞穴大多都没有进出的通路。另一个时期则是清代的咸丰年间,当时的居民们修建这样的“崖穴居”是为了躲避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

  这个人工洞穴究竟还埋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刘春鸿说,一切只能等待下一步的发掘工作结束后才能确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