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传道60载 他用汉字喂养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6:5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享有“汉字守护人”之称的杜道生教授昨喜过九十五岁寿辰

  “生如松柏德似竹梅,道继孔颜寿追文武。”昨晚8时许,享有“汉字守护人”、“活字典”之称的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杜道生,在众多学生的生日祝福歌声中度过了自己的95岁寿辰。在寿宴上,得意门生李浬更是自撰并亲自书写一副对联为恩师祝寿。原四川师范大学校长封小超也特地赶到现场为杜老贺寿。

  诲人不倦九旬老人妙语连珠

  昨晚8时左右,在杜老的寿宴上,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代表以及杜老的弟子和“粉丝”们齐聚一堂,为杜老点燃了95根生日蜡烛。95岁高龄的杜老戴着一副老式黑框眼镜,身穿一套深蓝色中山服,虽然已白发苍苍并拄着拐杖,但言谈举止中仍显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汉字是人类心灵的几何学,凡是物质,人类便可以用形体来表达。”一提到汉文字,杜老就有说不完的话。

  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保持着乐观态度的杜老一边吃蛋糕,一边还不忘叮咛大家:“利用己厚生,正德居首要。”他告诫年轻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年代,大家应讲“正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精神矍铄,志存高远。现场掌声不断。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的王教授告诉记者,当年杜老的墨宝在川师大的老师眼中是宝贝,就连他的请假条也是众多中文系老师争相收藏的好东西。

  书香门第一家出了“三秀一进”

  据杜老的得意门生李浬告诉记者,杜老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字专业,师承钱穆、胡适等国学大师,将汉字作为毕生的研究对象。杜老毕业后不久便回到四川乐山老家任教,四川师范大学成立后至今,他一直在该校传道授业解惑50余载。

  看着在自己的95岁寿宴上有如此之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国学,开始专研汉文字,杜老感到十分欣慰。现场所有的问题,杜老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谈及自己的家世以及年轻时的求学情况时,杜老说,当年杜姓一家在乐山很受人羡慕,因他们一家中出了三个秀才和一个进士。

  对于自己的求学生涯,虽然已过去了几十年,但杜老仍然记忆犹新:“沈兼士先生教我文字学,余嘉锡先生教我目录学和经学,他们的学识都非常好,让我受益匪浅。还有钱穆先生,他一生清高,不为名利所动。钱先生的人品我是非常钦佩的,他治学也非常谨严,在北大时,我听他讲《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通史》。还有闻一多先生,他教我们《楚辞》,还有胡适和蒋梦麟先生,他们教我们要学好古文……”

  九旬老人至今住在教师公寓

  杜老对物质享受要求很少,至今仍独自一人住在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陋室里,穿的衣服也是20多年前的老式中山装。正是在这间几乎没有家具,堆满了各种线装书的陋室里,杜老将整个身心全部投入到了汉文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中。上世纪70年代,杜老还受国家的特邀,成为《中华大字典》的编委。

  “杜先生的小屋中,既没有一个像样的书柜,当然更谈不上宽敞明亮的书房和工作案头,那张已约有40余年历史的课桌,则是杜先生著书立说、切菜吃饭之处。”李浬告诉记者,杜老从进川师至今,一直住在这间从川师建校就修建的教师公寓里,学校多次让杜老选新房,但都被他拒绝了。如今杜先生惟一的儿子也年逾古稀。李浬说:

  “就是在这样一间逼仄的小屋里,杜老一个人用汉字喂养着自己的人生,在成都五十余载的传道、授业、解惑、奖掖后学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

  记者王迪实习生刘银摄影朱建国

  人物档案

  杜道生,生于1912年。四川乐山人,

  语言文字学家。先后就读于四川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大学,在校期间,曾师承钱穆、

  胡适、沈兼士、闻一多、朱光潜等名家。毕生致力于中国汉字研究,1982年,他在香港

  《大公报》上发表了《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

  学》,引起学术界轰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