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危险的信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6:51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近年来,从电视剧的“戏说历史”、图书的“名著换脸”到网络、手机短信的段子、视频、网络文章等,“恶搞”“无厘头”之风呈泛滥之势,使历史真理、社会信念和优秀文化传统遭受践踏。许多为人们所熟知景仰的历史英雄人物,千千万万青年的精神偶像被一再丑化调侃,传统、主流的文化被推向浅薄和粗鄙。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黄凯锋说,“恶搞”、“无厘头”现象的背后,包含着拆解中心、拒绝规律与逻辑、游戏化和无主体化的倾向,对真善美持一种调侃和嘲弄的立场,以搞笑的方式掩盖对严肃问题的思考。久而久之,人们对历史、祖先、对前人的敬仰与敬畏之心也就随之失去存在的根基,优秀文化传统的绵延发展也就成了一场游戏一场梦。

  “恶搞”、“无厘头”之风为何一时盛行?专家指出,一方面是有些年轻人希望通过“恶搞”“无厘头”获得快乐、释放压力,或者借此出名;出版商、电视剧制作者为了经济利益,不惜将经典玷污、损毁成粗糙的砖石瓦砾;另一方面,价值观多元化,高雅文化缺位,理想信念教育苍白无力;另外,当前社会不公平现象、官员腐败问题也导致主流文化引导失效,政府声音被一定程度边缘化,权威、经典遭到蔑视。

  上海虹口区党校常务副校长王志远认为,“恶搞”“无厘头”其实是现实社会的反映,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社会文化引领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他说,社会文化引导包括舆论引导、政策规定的引导、社会骨干的行为引导,三个引导应该同步。但实际情况是,三个引导都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社会骨干的行为引导与舆论引导差异很大。这些年来,一件腐败案牵出一窝贪官,这些官员出事前大谈理想信念,出事后被发现原来个个“五毒俱全”。这样的“两面人”现象给老百姓的信念打击很大。此外,出台的一些政策规定非常受群众欢迎,但在一些地方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也让老百姓的期望落空,久而久之,老百姓形成这样一种心态:随你去吧。这种心态是很危险的。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林在勇博士说,“恶搞”“无厘头”是复杂多元的舆论环境中的一种现象,产生新兴的话语方式并不可怕,但搅乱了正常的道德规范,则需要警惕。真正需要我们盘整和矫正的是社会的舆论大环境。如何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绿色的舆论环境,这才是全社会尤其是学校、传媒及文化产业的工作者与管理者们应该加以思索的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