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太湖儿女情寄黄土坡——无锡延安扶贫协作十年路程回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9:04 无锡日报

  本报记者扬帆

  一个是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一个是黄土高坡的革命老区,十年前,相隔千里的两个城市———无锡和延安结为扶贫协作友好市。十年来,在两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下,本着“立足扶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两市对口支援结出了丰硕成果。“无锡将进一步深化两市扶贫协作工
作,为老区人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谈到未来两市对口支援之路,市委副书记、市对口支援领导小组组长王咏红的话语铿锵有力。11月初,记者随无锡市党政代表团来到延安,一路目睹着革命圣地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也感受着两市人民源远流长的深厚情谊。

  水利设施建设:“生命甘露”注入窑洞人家“无锡延安情谊厚,捐资打水在深沟。潺潺清泉到门口牞窑洞人家不再忧。”在延安市丹洲镇程落村,流传着这样一首陕北民歌。歌声唱出了老区百姓对无锡人民的由衷感激之情。以往丹洲镇程落村的每户人家每天都要派一名中青年劳动力到山下担水,生活十分不便。

  由于常年饮用山下的地表水,村里许多人得了“大骨节”病。

  得知这一情况后,无锡捐资20余万元组织村民在深山里打水,2005年6月,这项“生命引水工程”终于完成,自来水引到了村里每户人家,村民无不欢欣鼓舞。

  “水比油贵”是延安窑洞人家生活的真实写照,缺水严重阻碍了延安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因此,水利设施建设成为无锡帮扶协作的头号工程。十年来,无锡共无偿援助资金1269万元,实施水利设施建设项目37个,汩汩“生命甘露”流向无数窑洞人家:

  新区援建的黄龙县抽水工程,解决了当地600多人和600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滨湖区援建的富县北道德雨家塬村人畜饮水工程,解决该村800人的饮水问题;锡山区援建的子长县任家园人饮工程,解决了当地142户人家的饮水问题……生态环境整治:黄土地再展“山川秀美”延安宜川县英旺乡是当地闻名的穷乡村,环境恶化使得村里土地贫瘠,种什么不长什么,全村贫困户比例高达40%。“要脱贫先治地”,六年前,无锡市滨湖区拿出100万元帮助村里整治土地,修筑石坎农田。村里的农田面积增加了,土地质量也提高了。六年来,经过治理的土地面积达1560亩,这片土地年亩产值从500元跃升至1200元,当地年人均纯收入也从不足800元提高到了2300元,全村贫困人口缩减至人口总数的8%。

  生态环境整治是近年来延安大力推进的中心工作,也是无锡援建项目的重点之一,在退耕还林、治理土地、保护资源等一系列举措下,如今延安的森林覆盖率高达42%,黄土地再次展现出“山川秀美”景象。驱车在延安各县区,一路上并不见想像中的黄土满目,尘土飞扬,映入眼帘的是高坡上成片的绿树青草,一派葱郁生机。在整治环境的同时,当地还发展农民致富产业,取得了经济、生态双赢。无锡市援建项目之一的延安市山川秀美研究会农业果蔬技术培训中心,通过建苹果、蔬菜、林木示范园,提供优质苗木,办果树栽培培训班,不仅为当地绿化提供了树种,更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如今当地果农栽种的优质苹果名扬全国,甚至远销西欧作为圣诞节专用苹果。

  农业产业帮扶:科技项目铺就致富路在延安市宝塔区,有一座被当地农民称为“神奇”的园子,这座集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科研于一体的示范园,是延安市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园内建有无支柱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现代化农业种植棚,运用无土栽培、滴灌、嫁接等先进生产技术,无锡市援助资金20万元,为该园引进各种农副产品优良品种,如今园内有西红柿、辣椒、葡萄等瓜菜、水果品种60多个。通过提供种苗、传授栽种技术,该园为农户提供了“零风险”致富服务,目前已经有120多个农户利用示范园的种苗和技术进行生产,家庭平均年增收2万元。

  延安是一个资源大市,有着林果、草畜、石油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本着这一优势,无锡援延方式走“开发式扶贫”路子,通过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帮助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宜兴市给吴旗县引进优良种羊200多只,推广实施羊子人工授精等科学养羊实用技术;锡山区为甘泉、富县修建了高标准蔬菜大棚1万多个;无锡新区在黄陵县太贤乡建设绿色无公害苹果基地1000亩……一个个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让延安人民踏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希望工程:结束“窑洞教研”历史31岁的宜兴小伙万志军是宜兴市丁蜀蠡墅中学的化学老师,今年暑假,听说市教育局选派教师赴延安支教,他主动请缨,和其他5位老师踏上了一年的支教征程。从2001年至今,无锡市已前后派出六批教师赴延安支教,他们崭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赢得了当地教师的一致好评,推动了当地教学改革的进程。如今在延安教育界,“无锡教育”已成为一个“品牌”,有无锡教师任教的延安一中,高考升学率大幅上升,引得周边县区不少学生慕名而来。

  提高当地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是解决贫困的根本之策。从2002年起,两市正式开展教科研合作项目交流,延安教育部门先后派出九批28名教研员到我市受训,学习无锡超前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管理方式和求真务实的科研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的师资水平。与此同时,无锡还帮助改善当地的教育条件,原来的延安市教研中心设在阴暗潮湿的15孔石窑洞里,简陋的办公设备严重制约着全市教科研事业的发展,无锡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捐助100万元帮助修建新办公大楼,终于结束了当地“窑洞教研”的历史。十年中,无锡共捐出用于教育扶贫资金2870万元,援助希望工程235个,新建、扩建希望小学188所,改善了约2万多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