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干部教育中心内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10:34 新华网

  新华网专稿 由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第361期刊发了中央党校副校长 王伟光的文章《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干部教育的中心内容》,全文如下:

  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为全国干部培训第二批教材作的《序》中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把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着力引导广大干部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成果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
践、推动工作”。我们要深刻地理解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真正从实际行动上加以贯彻落实。

  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因而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两种态度是要不得的:一是不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一是教条主义地照搬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结论,照抄照搬别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模式,中国革命和建设就要受到挫折。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中国的问题,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不行,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照样不行,这就是结论。这就决定了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说明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由此形成的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的新的理论成果,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就是在中国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内容,因而也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中心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著述是干部教育的主课和基本教材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正确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问题。但是取得政权以后,如何让“一穷二白”的中国富起来,毛泽东同志没有解决好。邓小平同志第一次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正确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进一步回答了这个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又进一步回答了这个问题。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是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发展。干部教育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主课来安排并加以落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习《江泽民文选》是全党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知道,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面旗帜写进党章。从十六大到现在,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组织全党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校教学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成为党校教学的主课。《江泽民文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结晶。江泽民同志在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胡锦涛同志把江泽民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回答,概括为21个基本观点。同时,江泽民同志在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关于江泽民同志对这个根本问题的阐述,胡锦涛同志概括为十个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互相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贯穿《江泽民文选》始终,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学习《江泽民文选》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对于我们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怎么学?有两个指导性的文件,一是胡锦涛同志8月15日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再一是党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讲话和决定全面地概括了学习《江泽民文选》的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指出了学习《江泽民文选》的重点和基本要求,它是组织好学习《江泽民文选》的指导性的文件。一定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和中央决定的要求,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在干部教育中,学习《江泽民文选》,一定要在读原著上下功夫。党校教学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叫做“两为主一加强”,读原著为主,自学为主,加强研讨,这是由党校干部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当然,在读书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辅导也是应该的,但主要精力不是放在辅导上,而是放在读书研讨上。如果过多地把学员引导到读辅导材料、读相关的背景材料,而忽视了对原著的学习,就不可能真正学好。学习《江泽民文选》,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着眼于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来学,联系当前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边读书边思考,加以融会贯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要的战略思想同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提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决策的自觉性。在党校教学中,也一定要让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员头脑。

  三、针对新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讲“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很生动。他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目的就是用箭来射靶子,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箭”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靶子”就是实际问题。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就要针对新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是解决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讲:“我们党校的同志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现在我们的党校也要定这个规矩,看一个学生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怎样看中国问题,有看得清楚的,有看不清楚的,有会看的,有不会看的,这样来分优劣,分好坏。”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说明和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政绩标准,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得优劣和好坏的评价标准。

  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坚持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为教育目的,以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教学主题。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最根本的就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我们党坚持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就是实事求是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站在这样的立场上,运用这样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还要学习各种必备的文化知识、岗位知识和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坚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切实增强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党校教育一定要抓住党的建设这个主线,以解决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关键,引导干部掌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

  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倡导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开展学习和研讨。学风就是党风。在干部教育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做到“一个中心,两个联系”。“一个中心”就是一定要以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两个联系”一要联系客观实际,即我们正在作的事情,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二要联系干部的思想实际。联系客观实际,叫改造客观世界,联系主观实际,叫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要改造主观世界。主观世界就是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党性锻炼这门课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干部教育的一门主课。(中央党校副校长 王伟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