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归子女国内上学遭遇教育差异 不知道红军长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4:08 大洋网-广州日报
海归子女国内上学遭遇教育差异不知道红军长征

海归子女国内上学遭遇教育差异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海归子女国内上学遭遇教育差异不知道红军长征

中加教育比较图


  “海归”子女国内插班上学遭遇教育差异 小“海归”日记提出疑问——

  “我不明白为什么鼓掌还要练习”

  文\图 新闻蓝页记者严利、李颖 通讯员 林艳、黄于穗、肖伶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是媒体上常说的“海归”派。孩子们有着外国籍,从小在国外长大,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却只能听懂简单的中文对话,不会读、不会写。他们要为了父母的事业,跟随父母回到中国。他们在新学校里碰到的问题,超出了父母们原本的想象。

  他们在快速地成长,从不会读写中文到语文考试90多分,从父母那里遗传、学习来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他们的行为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然而,他们越来越想念以前的朋友,喜欢跟英文有关的电影、书籍,喜欢自由的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很孤独。

  12月23日,第九届中国

留学生广州科技交流会将举行。仅广州市,就有逾千名留学生正在创业。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创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小“海归”们回国学习。如何让他们的“孤独”校园生活变得快乐和精彩?这正是本次记者调查的目的。

  李雪文是个小“海归”。她今年十岁了,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读五年级。

  雪文扎着两条小辫儿,粉红色的头绳牢牢地把头发束住,身上是红蓝白条相间的校服,脚上穿着运动鞋,眼睛大大的,亮亮的。穿着校服的她没有一丝“海归”迹象。

  “开心”、“那边有朋友”……雪文的回答很少超过十个字。

  “她听不大懂普通话,要讲慢一些。”旁边的教导处陈主任做起了临时翻译。

  雪文在美国出生,1岁时就跟随父母到了加拿大,直到去年才回国。雪文还有个姐姐,现在加拿大读大学。在家里,她和爸妈都是用粤语交流。可以说,雪文的英文比粤语好,粤语比普通话好。

  从国外回来的雪文,在老师的眼里,没有显示出需要特别照顾的样子。“她和别的孩子一样听老师的话,她很内向,不会主动组织活动,但对交给她的任务,会很积极地参与。

  和李雪文同年级的张安妮,两年前跟随“海归”父母从加拿大回国,9岁的她已经在开发区二小读了两年书。在班主任赵小英的口里,她是个小天才。

  近年来,回国涌入广州创业的“海归”已经超过1000人,这些“海归”大多数选择把幼年子女带到广州,就近选择学校学习。据记者了解,在广州开发区两所省一级小学中,仅开发区第二小学就有20多名留学生子女学习,这些孩子大多具有美国、加拿大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国籍。

  大多数“海归”家长的想法是,小学阶段让孩子在国内读,学习中文及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会在初中后就回到户籍所在国深读。这段短短的从国外到国内的学习插曲,对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第一天上学泪流满面

  “她到学校的第一天就哭了。”李雪文同样是班主任王莉曼口中的“小天才”。王老师回忆,雪文刚来时,只能听懂简单的中文对话,不会读、不会写。做作业时,还要爸爸妈妈把题目念出来。她不知道红军,不知道长征。那时,爸爸请求班主任暂时减少雪文的语文作业。

  “但没多久,李雪文的作业量就和同学一样了。”王莉曼提高了声音说,“数学成绩也提高得很快。前几天数学考试,她得了100分,全班没有几个能拿满分的。”王莉曼则干脆表示了对小女孩的敬佩。“她身上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让我很感动。”她还记得,第一天报到时,李雪文哭了,她的爸爸李强远对着女儿说:“没问题的,我们慢慢来。”

  “雪文对考试更加看重了,情绪好坏和考试的关系更密切了。”雪文的爸爸李强远告诉记者。同时,雪文中文进步非常明显,“刚回来时只认得二三百个汉字,现在,开始有兴趣看中文电视了。”让父亲欣慰的还有,性格内向的女儿,开始在这边有了好朋友。

  作为父亲,李强远评价女儿在中国一年多来的上学改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竞争意识加强了。

  两地上学经历折射教育差异

  李强远说,雪文更喜欢加拿大的上学环境,他一口气列出了很多中国和加拿大小学教育之间的不同(见表)。

  雪文的老师们也认为,两地之间的差异很大。国内的班级一般有四十名学生,而国外只有二十名左右。这样会直接影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其次,国内的教育以应试为主。另外,国内在教学方面的难度也比国外要大。数学方面的教学进度要提前一年半左右。

  即使父母希望她能热爱起来的语文课本,张安妮也抱怨说,“上课只能看书本,读来读去还是那一篇课文,上课当然没有兴趣,我上课时,往往会翻到下一篇课文看。”

  雪文还讲过,在加拿大上课,老师会教学生怎么热爱地球,会带着孩子们捡垃圾。“她的这些话也让我思考了很多。”班主任王莉曼说。“其实,我们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想这是整个体制的问题,国外更侧重这方面的教育。我觉得,国内也是有这样的意识,但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可行性的问题。带孩子们去拣垃圾,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比如有没有这个时间,有没有这样的空间?”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42,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海归 子女”的相关新闻
海归子女国内上学遭遇教育差异 不知道红军长征 (2006-11-15)
上海优待海归子女入学 允许外籍留学者子女高考 (2005-12-01)
博士“海归”子女免费借读 (2004-01-13)
国内外教育环境大不同 海归派子女教育遭遇尴尬 (200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