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没有“哭穷”的理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6:00 光明网 | |||||||||
近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平新乔教授公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趋势与公共管理成本》的报告。 报告指出,2004年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就已达到3万亿元,已占到GDP的19%,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财力进行公共事业的支出。
这份报告颠覆了此前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中央与地方目前存在着财权与事权不对称,从而影响了宏观调控效果。 报告认为,中央财政收入上升过快,地方财政缺钱的说法,现在看来严重不实。这是因为过去计算的地方政府收入,没有考虑预算外的合法小金库。所谓地方政府小金库,是指卖地,以及以行政性收费为主的收入。根据报告计算,上述两项的预算外收入,在2004年就分别达到6150亿元、4323亿元。而且,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仍然在疯长。平新乔说,我们并不否认不少地区尤其是一些农业产区的县、乡政府财政状态窘迫的事实,但地方政府总体说来没有“哭穷”的理由。 问题在于,该花的钱没有花,而不该由地方政府花的钱却大笔花出去了。这些钱并没有被地方政府用于教育、医疗、就业,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产品的建设。相反,大量的预算外收入被用于行政开销,修高速公路,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21世纪经济报道》1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