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居闹市少人问 渴望家人来串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8:14 沈阳网-沈阳今报

  

深居闹市少人问渴望家人来串门
故宫大门。
深居闹市少人问渴望家人来串门
回廊宛转。
深居闹市少人问渴望家人来串门
凤凰楼。历史

  1625年,老罕王打江山;1926年,高墙充为公产;2004年,名入世界遗产80年前,皇城已成云烟;80年间,历经颠沛磨难;80年后,期待生机盎然

  【溯源·381年历史】

  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距今已381年。

  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基于朴实的创业精神

  “除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沈阳故宫朴实且饱含创业情怀的建筑风格基本成为了后来沈阳这座城市的气质底蕴,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沈阳人的性格特点。”邓庆有着浓郁的“故宫情结”。

  11月12日午后,21岁的吴霞引领着一群游客从大政殿向十王亭逐一讲解。

  “老罕王打江山时可谓创业艰难。从大政殿以及十王亭朴实的建筑风格便可略知一二。当时的八旗军首脑的‘办公室’也不超过100平方米。比起北京故宫的奢华,沈阳故宫凝聚的正是方兴未艾的创业精神。”吴霞,祖籍新宾,满族正黄旗。面对祖先的丰功伟绩,她的每一次讲解都满怀激情。

  沈阳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邓庆认为,故宫东路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一组空前绝后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

  大政殿和十王亭成“君臣合署办公”的格局,深刻反映了清初满族社会实行的“军政合一”八旗政治制度,因而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建筑式样。沈阳故宫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而北京故宫却是汉文在左,满文在右。汉文化习俗是“左比右尊”,这表明清朝入关后对汉文化的吸收越来越多。

  据介绍,沈阳故宫建筑形式的又一特点是“宫高殿低”,这与北京故宫“殿高宫低”形成巨大反差。此外,现在东北城市住宅时兴的地热取暖,早在381年前,就为沈阳故宫所采用。即在地下砌有烟道,烘热地面、增加室温。

  几代人的切肤之痛

  “故宫建院80年了,我希望更多的沈阳人都来关注它,都该以它为荣!”赵景春,这个已步入中年的男人说到此处显得激动了许多。

  赵景春,45岁,家住怀远门以里的文物市场附近,即他时常炫耀的“皇城根”;其父赵国华,72岁,退休工人,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其祖父赵福臣,前年过世,享年94岁,长年在故宫附近摆水果摊为生。祖孙三代的人生写照基本可以勾画出故宫的荣辱兴衰、风雨沧桑。

  赵国华讲述,其父生前常常在暖洋洋的街道旁边给孩子们讲古、讲老沈阳、老故宫的故事。在赵福臣的记忆中,孩提时代,凄冷的深宫内院对普通市民,意味着不可知的神秘。幼年的赵福臣哪里知道,在其出生前沈阳故宫已屡遭沙俄、日本入侵者的洗劫。因政局多变,大批珍藏国宝相继流落它乡。

  赵福臣绝对不是最早参观故宫的那拨观众,但也是相当早的参观者了。1928年前后,当他迈入大清门的门槛时,明显感觉自己的腿在打颤。“老祖宗做梦也想不到能进宫溜达啊,真是改朝换代了!”这句话在几十年后成为老人的口头禅,以致赵景春的小女儿都对它耳熟能详。

  然而,好景不长。

  “九·一八”后,多舛的故宫又被阴霾笼罩,日军的入侵也使赵福臣的水果生意惨淡,勉强维持全家糊口。“当什么都不要当亡国奴!”和他一样,那时的沈阳人围聚在故宫周围,期盼着新时代的春雷。

  在赵国华记忆里,有两个画面终生铭记:新中国成立时,故宫门前灯火辉煌的大红灯笼;“文革”时期,故宫暗红围墙上涂写的白色标语。所幸,因某些部门的保护,故宫在那段蹉跎岁月里关闭了宫门,不再对外开放,此举使古建筑及文物未遭严重损坏。

  光阴流转。赵景春清晰地记得:和许多沈阳出生的孩子一样,参观故宫是成长的必修课。

  默默地守护与奉献

  研究室的邓庆、古建部的黄荷、讲解部的吴霞,无论男女、无论老少,只要在故宫工作就要学会默默地守护、懂得无私地奉献,因为每一代故宫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37年了,我还在为故宫守大门。”梁彦彬,1970年参加工作,现为副研究员。“在300多人中挑选,我被选中了。能来这里工作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回忆当初选拔的场景,谈吐中梁彦彬流露出喜悦。

  她到故宫的第一份工作是讲解员。

  “那时上班就觉得冷,冬天一到就犯愁。”难熬、难过、难忍受……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梁彦彬心目中的古建筑陈列室,或许一点也不为过。“关节炎、肾炎是我们的职业病,气温要比室外低10摄氏度。想喝口热水取取暖,但是水喝多了就得勤去厕所,不能总找人替班啊!”

  令梁彦彬难忘的是,她在古建筑档案研究方面从事了近17个年头的工作。“对这里的每一个瓦片,每一处建筑物,都应该了如指掌。甚至问到你这个建筑的房顶上有多少片瓦,你都应该回答出来。”一位老师傅最初的教导,养成了她一丝不苟的认真劲儿。“我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梁彦彬认为,工作不分贵贱,只要是故宫人,一切都无所谓了。

  黄晓萍,工龄也是37年,她的故宫生涯是从彩画工作开始的。上世纪70年代初,故宫准备对外开放,号召黄晓萍这批年轻人对故宫的古建筑进行彩画。

  用蜡笔、画笔在纸上画过,在这么庞大的建筑上“画画”,黄晓萍心里既紧张又充满好奇。她做的都是些基础的彩画,一些人物、山水等有难度的则是老师傅们来做。

  “一天下来,大家的衣服上、手上、脸上蹭的都是油,红一块、绿一块的。”“彩画是个细功夫活,油蘸多了就淌下来了,油蘸少了拉不开刷子。刚开始做的时候掌握不好尺度,油一淌就蹭到衣服、脸上。互相一瞅瞅,就像小时候玩泥巴,弄得脏兮兮的。因为是在建筑上面进行彩画,当时都得搭踏板,登到高处。大多都是女孩子,开始都挺害怕的,再后来上上下下腿脚也变轻盈了。”

  岁月不饶人,曾经的纯真浪漫到今天的满面风霜,面对采访,黄晓萍深情的眼神又一次无声地抚摩着宫里的一砖一瓦。

  本版稿件由今报记者刘爽李中良/文图片中心记者李双琦/摄

  疏亲

  11万多件,“奉”字记号文物至今未现;50元,相对高价门票像“拦人”门槛前院长说,沈阳故宫须全社会观瞻;现院长说,增免费开放日寄望明年

  【解读·80年亲疏】

  2006年11月16日,也就是明天,“东三省博物馆筹办处”正式成立将整整80周年。80年前的11月16日,宣布了一个王朝的皇家宫殿正式改为天下公产。

  80年,沈阳故宫命运多舛,在历史的风雨中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直至名列世界文化遗产;80年,沈阳市民的生活翻天覆地,他们本能地守护着这方楼宇,亲近并陌生着。

  反思故宫与市民的亲疏关系,我们发现有一种默契的情怀不应被忽略:作为创业之都的沈阳故宫与开拓进取的沈阳人彼此心照不宣地践履着自身的使命,而他们竟然还有些陌生……

  与故宫亲近并陌生着

  与祖居“皇城根”的赵景春一家不同,记者近日围绕“故宫

  建院80年”的市民调查,得到的大多是“薄情”的结论。

  时过境迁。

  11月13日,记者分别在抚近门与怀远门附近,对过往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在被问及的118名市民里,有近60%%的人表示对故宫建院等事宜不了解。“好像是在电视或报纸上看过,但我没太注意。”张姓男子神情木然。

  “呵呵,多少年不来故宫了,但肯定是来过一次。”只有近25%%的人表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建院80年是件大事情。

  这些市民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纪念日,但都觉得沈阳故宫是沈阳人的骄傲,应该让全世界都知道有这样一座不同于北京故宫的文化遗产。

  另外约占15%%的市民没有配合记者的调查,对所问问题不屑或不解。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已经两年了,虽然沈阳故宫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或海外游客,但并不是每一个沈阳人都能意识到它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棋盘山风景区更能吸引本地人休闲度假的主要原因是平时工作生活紧张,大家都想找个娱乐性强的景点去玩。在大多数市民看来,沈阳故宫只要去过一次也就够了。”在民营企业工作的赵景春,对市民与故宫若即若离的状态表示理解。

  “我与故宫亲近并陌生着,每次上班都要步行穿过沈阳路。有时看到外地游客竞相在大清门前拍照留影会觉得好笑,也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吧。”25岁的被调查者李菲菲3年前来沈阳打工,至今也没有参观过故宫。

  门票很贵,里面很空

  11万多件刻有“奉”字记号的文物从那时离开沈阳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让这些流失的文物尽快叶落归根,成了与会专家的共同心声。

  “没来过沈阳故宫,除了工作忙没时间;再者,我觉得门票有些贵。50元一张票,有时我带着她路过都想进去看看,但还是没舍得花100元钱。对于我们赚工资的人,50元钱可以做很多必要做的事。”李菲菲的男朋友无奈地说,“北京故宫我们去了,淡季时我们俩人门票一共才80元钱。我觉得那钱花得值,毕竟人家比这里大十多倍,里面好看的东西也多。”

  一些市民认为“物非所值”。

  “现在沈阳故宫馆藏的文物就是‘空架子’,真正的沈阳故宫文物早就流失很多年了,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让流失在外的那11万多件宝贵文物重新回家。”在去年“沈阳故宫创建380周年研讨会”上,该院一位领导的一席话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众多专家的激烈争论。

  根据沈阳故宫的馆藏文物档案记载,沈阳故宫在册的各种馆藏文物大约有11万多件,其中不乏名贵的瓷器、玉器、书画等清宫内的稀世珍品。然而,这些珍贵的馆藏文物却由于战乱,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被送到北京、南京等地,而且还有少部分的绝世珍品去了台北。

  一半守护,一半传播

  无论是否成为世界遗产,新老两位院长一直延续着这样的逻辑:在大众对文化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现状下,故宫博物院该何去何从?文化产业的发展该遵循怎样的发展模式?

  支运亭,曾任多年故宫博物院院长,资深清史专家;武斌,故宫“入世”之后被授命院长之职,从社科院入主故宫,领导层用意明确:故宫的外延扩张了,需要更全面的人才将其引领至世界文化遗产的圣地。

  “从1994年开始,我基本上围绕‘沈阳故宫要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工作,奔走疏通。”支运亭“申遗”的工作主线还伴随着“市场节奏”。早在2002年,市物价部门曾组织社会各方人士召开“故宫门票价格调整决策方案听证会”,这也是沈阳市首次召开关于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的听证会。

  会上,支运亭认为调价可以控制参观人数,对于建筑群内的地面、台阶、石雕等的保护有利,但是其原有门票价格与相关旅游景点比较却处于偏低的定位。当时统计数字显示,每年外地游客为25.5万人,占91%%,本地参观者2.5万人,占9%%。

  近日,支运亭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本地人少还是宣传力度不够,不仅仅是故宫本身要自我宣传,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身为社会学家的武斌对记者的提问,回答得简短有力:故宫博物院要做好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

  “要大力推出精品展览。获得世界遗产这一品牌比任何营销手段都重要。比如说,2004年,我们接待游客67万人,2005年是76万人,增加9万人。”

  武斌介绍目前古戏台恢复工作进展顺利,“到沈阳故宫过大年”的系列活动,以及春节期间推出的《清代宫廷饮食文化展》,还有近期的《郎世宁和清宫画家展》等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此外推出的皇家礼仪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在媒体的宣传下已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沈阳故宫的历史和文化。“针对市民的建议,我们已经初步决定明年增加免费开放日,除了文化遗产日当天继续免费开放外,像教师节、儿童节等特殊节日当天,我们将会对这部分过节的特殊人群免费。”

  “沈阳故宫是世界人民游览的圣地,更是沈阳人的精神家园。我们渴望家人们来串门儿!”最后,武斌诚恳地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