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与丈夫结束短暂婚姻,“受害”女子网上公布“第三者”如此网络言论:道德监控?侵犯隐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9:59 江南晚报

  记者巫晓凌

  事件网上公布“第三者”引起轩然大波

  近日,在几家网站的无锡论坛上出现的一篇帖子,引发了一番不小的争论。

  该帖子作者是一名年轻女性,她一边陈述在无锡工作的变心丈夫种种“罪行”,一边将第三者资料公布于众。该文章在多个无锡地方论坛贴出后,“一石击起千层浪”,反响十分强烈,怀疑的有之,跟进揭隐私的有之,“拍砖”的也有之。

  这名女子在文中说,丈夫长年在无锡工作,与单位一名女同事关系非比寻常。接着,她又在文中责备丈夫的变心是因为这名女同事的插足,以至于她与丈夫结束了短暂的婚姻。出于对第三者的痛恨,该女子干脆将第三者的姓名和单位全称都公布在网上。为了进一步解恨,没多久她又将第三者的电话与照片公布出来。

  该女子痛诉丈夫变心的帖子发出后不久,记者发现帖子的回帖数立即飙升到50多个。其中有不少网民自称认识作者所指的“第三者”,于是从上学的学校到恋爱经历,那些网民把所知其过往的一些事情都如数抖落出来。一时帖子激起群骂,“下贱”、“不要脸”等话语劈头盖脸地向文中所指的“第三者”砸去。

  但同时有很多网民觉得作者的行为是侵犯他人的隐私。“对她不幸的遭遇我们比较同情,但对公布人家隐私的这种行为不赞同。”一位网民这么说道。“既然婚姻已经结束,有什么权力公布一个现在与自己无关的人的隐私?”有的网民很反对这种做法。甚至一位自称是“第三者”所在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网上发表意见称,作者在对个别人进行指责时公布其单位名称,对单位名誉也造成了侵犯,他们将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记者在网上发现揭人隐私的事情并不在少数,个别网民在出现恋爱问题后将恋人的姓名、住址或单位等信息也公布于众。

  现象“拍砖”自由,骂人无罪?

  类似网骂由来已久。BBS中一直盛传“拍砖”一词,即对他人进行反驳,提出意见。但现在这一词越来越成为不少网民认为可以对他人进行攻击的一个借口。如近期在某论坛上,有网民提出公布驾校“黑教练”,一时跟帖不断,不少教练上了黑名单;有人对某医院和某商场不满,引起网友“共鸣”,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在一些无锡地方论坛常可以看到,有些外地网民因在无锡看到一些不良现象,发帖对无锡提出偏激的看法。文中挖苦、讽刺等话不乏有之,于是立即遭来一群网民的反驳。接着帖子中谩骂、攻击等话语更是不计其数,从相互攻击所住地区到攻击人身,一场网骂变得越来越激烈。同样,近年兴起的QQ群也越来越多出现这种情况。近日,记者在一个QQ群看到,一网民对保险问题提出观点后,立刻遭来一群网民的反对。不久一场正常的辩论演变成了人身攻击,个别持反对观点的网民对该网民进行冷嘲热讽。这位网民因不堪其辱,退出QQ群。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网民对以辱骂或人身攻击的方式进行“拍砖”已司空见惯。网民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可以理解为通过网络媒体给当事人施加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一吐为快,发泄情绪,当然不排除个别网民为泄私愤恶意中伤。对于网骂,网民观点也是各有不同。“既然发帖子上网就别怕被人‘拍’,要么就别发帖。”有的网民这么认为。“网上行为不代表现实,当事人不用多在意。

  言论是自由的,爱怎么骂就怎么骂,骂了以后心里不仅痛快,帖子的人气数也提高了。”有网民是这么想的。但也有网民并不赞同此做法,他们认为上网也需和现实一样文明规范,对他人尊重,以礼相待。

  链接网络侵权案例

  今年2月,南京教授陈堂发将中国博客网(BlogCN)告上法庭,理由是中国博客网上有文章指名道姓对其进行漫骂。陈堂发认为,中国博客网网管对于此类文章,应该删除却没有删除,这是法律上的错误过失。

  南京一重点大学的大三女生在网上发表一些爱情小说后,被网友跟帖骂为“意淫”。这名女生一怒之下报警。迫于各种压力,骂人的网民近日公开致歉,并支付了千元“补偿金”。为净化网络风气,百余名网友昨日还举办了“拒绝网络暴力”的签名活动。

  重庆男子出差,深夜与家中的妻子在QQ上裸聊。几天后,一“黑客”通过QQ发来他们裸聊时的照片,并威胁要在网上散布。犯罪嫌疑人近日在扬州市被抓获。据悉,这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自今年3月1日实施以来,警方破获的国内首例网络侵犯隐私权案件。

  分析网络舆论监督的“双刃剑”

  不可否认,近年来,网络起到愈来愈大的舆论监督作用。正因如此,更多网民将其作为指导生活及维权的平台。某家装监督站的工作人员称,现在许多市民投诉家装问题,都到人气较旺的家装网上投诉,这种传播效果非常大,被投诉商家为顾及名声,往往会尽快将问题解决。

  虽然,网络监督给市民带来了方便和实在的作用,但也使市民产生了不少顾虑。

  当那名女子发出丈夫变心的帖子意在为自己婚姻维权时,一些网民对其所说事实产生了怀疑,有的网民担心,倘若作者所说不是事实,将会给他人带来大麻烦。同样,最近在网上出现的关于数列吐假钞最多的几个ATM机的帖子,也遭来网民的质疑。相信吧,以后取钱还要大费周折,不相信吧,又怕拿假钞的事会轮到自己头上,部分网民在见到类似指导的帖子总免不了担心重重。而层出不穷的无锡美食排名、家装公司黑名单等都曾是网络的红帖,可真敢“按图索骥”的网民并不很多。

  据一网民透露,有的商家看准网络监督的作用,喊了一批“枪手”,或给自己发帖说好话,或攻击竞争对手;另外,网站经营者为了赚取利润,也可能为提供赞助多的商家说话。网民对其内幕不知情,自然就很难判断真伪。一名搜罗各大网站信息为家中装修做准备的刘先生称,各网站网民对家装公司都是各说各的好,什么家装黑名单,推荐家装公司名单帖子一大堆,作者都自称是自己亲自考察,或自己亲身经历。最终发现,靠那些帖子指导真是一头雾水。网络言论如何争取到更高的公信度,需要找到突破口。

  专家网络社会需倡“慎独”意识

  最近,发生在南京某高校的一女生因遭网民在网上辱骂而告上法庭的事,在网络界传得沸沸扬扬,一些网站因此发起文明上网的倡议。据了解,江苏省有关部门正在起草《江苏省信息化条例》,条例草案中规定,从事电信、广电和互联网等信息服务业的经营者将加强对有关信息的监管,违反条例者除了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外,还将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无锡市北塘区妇联一工作人员介绍,一些家庭纠葛的当事人在网上公开隐私,自以为这样能给对方施加压力,使其得到惩戒。但如此做法既给他人造成不良影响,也会产生很不好的社会效应。邹小新律师表示,对破坏婚姻一方的责备也应在合法范围内,公布与事实本身无关的隐私如电话、单位等应属违法行为。被侵犯隐私者可因此诉诸法律。

  江南大学法政学院王平一教授认为,网络社会也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同样要受到现实社会规范的约束,否则其公信度将会降低。一方面,网络社会亟待政府出台相关规定进行规范,建立网络维护制和惩戒制,这在发达国家已很完善,他们拥有专门的网络工作协会和详细的规定,来监督网民的言行。另一方面,网民的自身修养也需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网民在网络社会中同样要具备“慎独”意识,遵守公共道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