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才战略提速陕师大(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09:59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人才战略提速陕师大(图)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院长陈学超教授与国外留学生进行学术交流。

  2006年11月2日,来自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20多所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30多位一流学者齐集陕西师范大学,探讨西安现代名城建设方向和传统皇城复
兴工程。仅在8天之前,作为全国经济界三大会议之一的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刚刚在这里闭幕。

  是什么使一所西部高校成为全国性的学术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房喻接受采访时说,正是近年来实施的人才战略,造就了陕师大在全国高校中学术地位的飞速提升。

  1 面向海内外求贤才

  陈学超教授是著名的汉学专家,曾先后在美国依阿华大学、日本名古屋学院大学、香港教育学院执教15年。2004年他萌生想法,希望将海外学习的经验用到国内教育发展上。获知这一信息后,陕师大前校长赵世超立刻赶到香港,邀请他到校任教,随后一年里又多次与他沟通。2005年7月,陈学超终于来到陕师大,创建了国际汉学院。陈学超说:“当时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都在邀请我。最终选择陕师大,是因为陕师大人的情感让我无法拒绝,我觉得陕师大更需要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毕业的胡玉康教授,2003年竞聘为陕师大艺术学院院长。谈起当初选择陕师大,胡玉康说:“当时我正为孩子上学的事发愁,陕师大不但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而且提供了最好的住房条件。从这些能看出,陕师大是真心实意招揽人才。我没有理由、没有借口去敷衍工作。”

  凭借真挚的情感、优越的人文环境和良好的事业平台,自2003年以来,陕师大先后吸引来海内外170多位高层次人才。音乐学院院长田大成教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刘昭铁教授、外国语学院唐际虹教授等等,都是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条件,来到陕师大任教。

  2 带头人与“博士群”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这句诗用来形容陕师大的师资建设再恰当不过。正是引进了学科带头人,使得众多高层次人才云集陕师大,进而推动陕师大的学科发展。

  2001年,著名民族史专家周伟洲教授到陕师大任教后,很快有多名博士、教授聚集麾下,陕师大西北民族中心成为国内著名的西部民族问题研究基地;2002年,西部第一家国际商学院在陕师大成立,以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魏杰教授领衔的10多名专家荟萃陕师大,使该校经济学学科一跃成为西部经济学新高地……

  在发展中,陕师大调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确定了“择优引进、强力培养、优化结构、培育团队、成就名师”的队伍建设方针。1994年,陕师大专任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的只有28人,占教师总数的3.1%。2006年,这个比例猛增到24.42%,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达到339人。其中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文学院、国际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等,都有20位以上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在辛勤耕耘,形成了西部高校中醒目的“博士群”。

  3 小环境大环境

  在采访这些“外来”的专家学者时,他们多次提到,之所以选择陕师大,不仅是看好陕师大的发展前景,还源于对大环境的考虑。

  陈学超教授坦言,论起生活待遇,陕师大不是最好的,西安也不是最好的,但西安和陕师大这几年的蓬勃发展,令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说:“西安正处在一个新的凤凰涅、展翅腾飞的历史阶段,我觉得到这来比在其它地方做事更有意义。”

  陕师大校长房喻说:“西安市最近几年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政府观念的转变,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如果没有西安市的发展,没有市容市貌的改善,我们也难以引进这么多人才,陕师大也难以发展这么快。所以我们衷心感谢西安市政府,感谢西安人民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本栏稿件由记者刘振采写 ■本栏图片由记者张万山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