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分析中国与印度经济竞争的优势与劣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14:04 新华网 | |||||||||
新华网专稿: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对亚洲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今后10年,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并将如何进一步影响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印度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异同?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何在?印度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何在?美国《商业周刊》网络版11月2日发表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摘要如下。
一提起中国和印度,人们就会想到形容词的最高级。这两个国家都是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在今后十年中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印度是全球经济虚拟后勤办公室和外包中心,并且也是一个虽然有点儿运转不灵但却名副其实的民主国家。而中国是一个制造和出口大国。亚洲太平洋万事达信用卡国际公司经济顾问赫德里克·翁认为,这两个国家加起来占全球人口的40%左右,两国都以接近两位数的增长率发展,“因此正在以他们自己的形象重新塑造全球经济”。 目前,来自这两个国家的公司在全球经济的不同领域发展。这种情况正开始改变,11月1日在北京开始的商业周刊高管论坛议论的问题之一就是,它们之间的经济竞争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激烈起来? 两国都有巨大的人口,每年需要吸收1000万至1500万新工人。印度的外包部门很可能不能独自承担这一重负。 因此,印度正在努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参与钢铁和制造业等基础工业。而诸如塔塔钢铁公司等财大气粗的公司正在购买海外公司资产以建立全球规模的企业。 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在以后的岁月里,两国“会竞争制造业就业机会”。虽然经济竞争最终对双方都有利,但他指出,“印度蓝领工资只有中国的一半”。换句话说,迅速繁荣的中国可能会发现自己受到印度低工资环境的威胁。 当然,对印度最大的抱怨之一是它的基础设施——机场能力、公路网和铁路——太不发达,在印度搞实业太困难。印度斯坦建筑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阿吉特·古拉布昌德认为,新德里最终会努力缩小在基础设施方面同中国的差距。 最近两年来,基础设施开支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4.5%(为10年前的两倍),到201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9%至10%。因此,他认为,“基础设施部门会出现大发展”。 全球高管中讨论的比较有意思的问题之一是哪一种政治模式最适合高速经济增长:是印度的自由民主制还是中国的自上而下的集权制?香港恒隆房地产公司董事长龙尼·陈认为,中国既有市场资本主义,又有中央集权政府,从而占有优势。 陈认为,“中国在过去26年发展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突破从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障碍”,尽管这种“资本主义”也是带有中国特色的。他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他还说:“民主的涵义也是在不断改变的。” 有人认为,如果印度感觉到足够的威胁的话,巨大的利益会促使它进行经济改革。印度斯坦建筑公司的古拉布昌德不同意这种评估。他说:“请看各市场经济体,他们都是民主国家,怎能以此为根据说哪一个最富有?” 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比较小的东南亚经济体希望这两个新兴大国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即使它们之间的经济竞争不断加剧。泰国前外交部长素林·比素万说,在亚洲有印度和中国这样的两个地区经济增长发动机,就能建立“有利于我们大家的繁荣圈”。 这至少是一种希望。是否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仍然有待在今后10年中进一步观察。这场辩论还远没有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