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文化人才缘何频频外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18:33 北方经济报 | |||||||||
作者:母瑾 开栏的话: 文化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内蒙古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其发展。目前,全区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只有充分发挥内蒙古
《蒙古婚礼》签约美国,微软携手内蒙古,呼和浩特影视城开建在即,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精心打造,王新民影视基地落户和林,《天堂草原》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口号的提出……这些迹象表明,内蒙古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是,以前的大锅饭体制仍束缚着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向文化体制开刀,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人才的积极性,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大舞台,内蒙古的文化产业才能走出“洼地”,凸显特色。 墙里开花墙外香 腾格尔、韩磊、齐峰等人才全国闻名 近来,记者在采访一些内蒙古文艺界人士时,听到的多是这样一些抱怨声:想搞一个经典剧目,可上面就是不给拨款。表面上看,文艺部门作为公益事业单位应该得到财政支持,但实际情况是,即使财政支持了,搞出的也只是一些“政绩”剧目。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搞一个“迎庆”剧目,参赛“大奖”往回一拿,剧目随之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了市场。无奈之下,演员私下搞起“小乐队”,屈尊宾馆饭店,为婚丧嫁娶、生日宴庆助兴,以求微薄报酬。 与此同时,一些明星演员与单位签订了留职停薪协议,到区外找市场,造成内蒙古人才的严重流失。“仅影视界就有14个名演员在北京发展。”内蒙古电影演员、曾经在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扮演十阿哥的刘魁说。在刘魁送给记者的名片上写着这样的头衔:北京华艺明威影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内蒙古影视表演艺术学会会长、国家一级电影演员、导演。据了解,从内蒙古走出的文化人才不在少数,仅歌星就有腾格尔、韩磊、齐峰、斯琴格日勒等一大批。 机制、体制落后造成人才浪费 据了解,这些走出去的“大腕儿”差不多都在北京开了自己的公司。“北京的市场大,赚钱容易。每年拍上一两部电视剧,轻轻松松地就能挣上几十万。”刘魁说。这些“大腕儿”为什么不在内蒙古发展呢?这就是体制问题。在内蒙古,大多事业单位都吃“大锅饭”,干与不干一样地领工资;在北京,市场认可了才有饭吃,有能力的人才自然可以大赚一把。内蒙古许多剧院(团)处于吃不饱状态,没资金上新剧目,演职人员在单位无事可做,便“吃着官饭放着私骆驼”。这其中不仅仅是资金缺乏问题,更深一层的原因是观念和体制问题。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做强内蒙古文化产业 内蒙古对文化产业非常重视,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目标。但由于受体制、机制、观念及经济基础薄弱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缓慢。从国外看,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美国400家大公司中有72家是从事文化产业的,美国文化产业年生产总值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日本的娱乐业年产值超过汽车工业;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从国内看,2002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68.9亿元,占GDP比重为5.7%,对GDP贡献率为6.8%,拉动经济增长近1个百分点。而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2002年仅为53.9亿元,占全区GDP的3.1%,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相当有限。 文化体制改革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只有向文化体制“开刀”,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人才才能迸发活力,文化产业才能健康发展,这已成为内蒙古党政领导和艺术界人士的共识。在9月19-20日召开的内蒙古“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迈出了内蒙古文化体制改革实质性的一步。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乌兰说:“这是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之后,内蒙古政府进行的又一项重大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确定,自治区直属文化单位将组建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报业集团、内蒙古广播影视集团、内蒙古演艺集团等五大集团。科学划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界线,将内蒙古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将民族文化品牌树立于世界的高峰。” “我们这次改革起点要高,品位要高,要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轮驱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内蒙古党委宣传部改革发展处处长孙舒凡如是说。 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内蒙古有着丰富的草原文化资源,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内蒙古有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他们的作品频频在国内外夺得大奖,完全有能力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有所作为,只要机制、体制灵活、政策优惠,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明天会一片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