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川渝发展:培育大城市连接成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2:28 重庆晨报

  

川渝发展:培育大城市连接成渝

  黄奇帆正在作演讲。本报记者黄宇摄黄奇帆称,成渝两地目前尚未形成大都市连接带;我市拟在五年内把江津、永川、合川等培育成50万人的大城市

  本报讯“成渝两个超大城市之间,缺乏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成渝经济带的搞
活,需要大城市的出现。否则会像大齿轮和小齿轮之间缺乏中等大小的齿轮滚动,运转就不那么灵活。”昨天上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川渝经济合作发展论坛上,抛出了关于在成渝之间培育“大城市”的观点。

  川渝携手吸引沿海目光

  “川渝合作,将成为西部开发的‘龙头’。”黄奇帆称,重庆和成都是西部地区最大的两个城市,川渝合作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曾是一家人”,更重要的是,川渝一体化后可以提升川渝经济板块的竞争力。

  黄奇帆举例称,广东企业今年在广东省的投资为7000亿元,但广东省企业的实际投资达到了1.2亿元,还有5000亿元投资向内地转移了。黄奇帆认为,川渝携手,可以吸引沿海企业的目光,将它们吸引到川渝落户。

  成渝连接缺少大城市

  黄奇帆认为,川渝两地应该围绕4个方面展开:第一,把成都打造成为西部的交通枢纽,把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

  第二,打造成渝城市群。黄奇帆称,成渝城市群,不止是成都、重庆两个城市的联合,而应该是35个城市构成的城市群的合作。

  黄奇帆分析,目前成渝城市群缺少中间城市的连接。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往下的城市是中小型城市,城市人口往往在20万—30万之间。“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把江津、永川、合川等城市培育成城市人口达50万人的大城市。

  第三,川渝两地还应该发展大工业,两地互相配套,形成互补的产业集群。第四,培育包括商品贸易、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统一的大市场。

  专家官员热议“成渝城市群”

  成渝之间该不该设置“大城市”?该设置在哪里?昨日,这一话题引起了多方争论。

  以下是部分专家、政府官员的精彩观点。

  观点A内江自贡整合为大城市

  白和金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原院长

  我认为,在成渝之间,最适合整合成大城市的是内江和自贡。

  内江和自贡两地间的距离只有20公里。

  内江锅炉阀门齿轮等机械和装备制造产业比较发达,而自贡则有盐、天然气化工、旅游等丰富资源,两个城市的整合可以形成四川中部的一个经济中心,而这一中心对于促成成渝经济带,作用极其重要。

  观点B泸州经济尽快融入重庆

  泸州市常务副市长杨文杰

  我认为,泸州经济的做大做活,应该在政治上背靠四川,经济上融入重庆。

  泸州现在离成都的车程大约是3小时,到重庆大约是1个半小时,“十一五”建成沿江高速公路后,泸州到重庆缩短为一小时,所以,从地缘上看,泸州与重庆更紧密。

  如果泸州经济融入重庆,包括在经济甚至路网规划上进行统一,对重庆对泸州来说,都是共赢的。

  观点C成渝应该建特别经济区

  重庆大学教授曾国平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成渝之间建立一个特别经济区,由成渝共同出资建设,项目共同引进,共同为这一经济区服务,提供政策支持。只有这样,以企业作为载体的经济带才能够紧密,成渝之间的合作才有实质性进展。

  川渝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本报讯在昨日的主题演讲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四川省委主委王恒丰建议,川渝两地共同建设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王恒丰称,川渝经济区各城市应该联合制订总体生态建设规划和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环保监测方面的合作,以确保三峡工程作用的发挥和长江中下游城市生活生产的安全,建议两地政协联合呼吁国家加大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资金支持。

  王恒丰还建议,双方要通力合作,做好“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共同开发红色旅游,和“四面山———佛宝山”风景名胜区和巴蜀人文旅游、长江及其二级支流的流域旅游。

  参会热情太高论坛现场爆满

  本报讯原本预定300人参会的川渝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没想到两地专家、企业家热情太高,论坛现场竟出现了座位不够的情况,组委会只得临时增加位置。

  昨日早上7:30,就有专家和企业代表开始进场。到9点论坛正式开始前20分钟,现场已经座无虚席了,但进场的专家和企业代表依然不断。组委会只得临时在会场两边的过道上增设座位。尽管如此,论坛开始后,两边和后面依然还有人站着聆听专家演讲。

  据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此次论坛之前并没邀请中央部分部委的专家,但这些专家知道这个消息后,都主动要求参会,足见中央各部委对川渝合作的重视。同时,两地企业报名也很积极,此次四川过来参会的企业数量就达到40家左右。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宋岩涂源赵君辉采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