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大藏书楼又想“试一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5:12 杭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翁赵力 通讯员 南华)前有“江南六大古镇”——周庄、同里、甪直、南浔、乌镇、西塘“抱团”申遗,后有“文房四宝”——湖笔、宣纸、徽墨和端砚、歙砚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宁波天一阁也在迎接其440周岁生日时,与近20家国内规模较大的现存藏书楼联合发表声明,将联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成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欲让沉睡宝藏苏醒

  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藏书楼达一千多座。然而历经沧桑,现存于世的仅有120多座,其中大多更是“楼在书亡”。以中国藏书“第一楼”天一阁为例,尽管现馆藏书目30万卷为亚洲之冠,但其创始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在世时积下的7万余卷善本古书,经过了盗窃、战争等诸多灾劫后,解放前已经只剩下了1万3千余卷,其他都是解放后各界的捐赠。

  此外,除了国内各大藏书楼亟待开发的古籍外,历代中国文人精心收罗的珍贵典籍,更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因为历史原因流落海外,成为远离故土的“海外游子”。在日前宁波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藏书文化节上,中国现存藏书楼联谊活动中心的成立,正是国内藏书楼界应对这一状况,为加强彼此间的交流而展开的联合行动,以期实现流散古籍各种方式的“回归”。

  天一阁博物馆副馆长贺宇红告诉记者,这次中国藏书楼以天一阁、文澜阁、玉海楼、嘉业堂四家现存著名藏书楼为核心,集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为了引起政府部门重视,从而进一步保护、研究、传承藏书文化,更重要的是吸引全亚洲、全世界的关注,让这笔沉睡的宝藏再次苏醒,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会否遭遇“流产”命运

  贺馆长告诉记者,虽然天一阁、玉海楼等都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和修缮等,但申遗工作毕竟是一个很长的系统工作,经费和人员等都需要相当大的投入,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更大力度支持。

  对于申遗工作能否成功,贺馆长表示不管结局如何,都是为了唤起各地对藏书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其实,“抱团”申遗已有先例,只是结果遭遇变故。上世纪90年代末期,浙江的乌镇、南浔、西塘和江苏的周庄、同里、甪直,以“江南水乡古镇”的名义联合申遗。但在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公布的《中国申遗预备清单》中,原本一家子六“兄弟”,名单上只有周庄、同里两家。而此次将联合申遗的近20家藏书楼分布涉及云南、湖南、辽宁、江苏、山东、浙江等多个省份,联合申遗也难免会有不同心思。

  记者联系了出席第三届中国藏书文化节的有关专家,大部分专家看好藏书楼联合申遗,他们认为,毕竟各大藏书楼具有很多共同点,一起搞声势大,而且成功概率大。而另一部分专家则认为,联合申遗很难真正做到“齐步走”,如何做好协调工作、会否遭遇“江南六大古镇”同样命运,还是个未知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