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做中国民族书业的中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5:3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追记优秀共产党员、四川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王庆

  ■本报记者向军高云君归途上月亮送走斜阳一只美丽的凤凰把追梦人载向远方———摘自新华书店同行所作《悼友人王庆》

  时间在这一刻定格:2006年8月27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四川新华发行集团
董事长王庆如歌的生命乐章戛然而止。

  斯人已去,往事已成追忆:是他,扬鞭策马,引领着四川新华跻身全国首批发行集团试点单位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一年一个台阶,成为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标杆”。

  斯人已去,人们扼腕痛惜:这不仅是四川新华的损失,更让我省乃至我国图书发行业痛失一员大将、勇将和干将。

  剑门关下,他曾手指城楼上“眼底长安”四个大字,向同行一展四川新华进军西安、逐鹿中原的宏图大略。10年攻坚,“上市要成功,中盘拓展是关键”,他曾留下谆谆诫勉。

  一个个生动的瞬间和已然远去的身影,在这一刻愈发清晰起来。旗手走了,但旌旗猎猎……

  破冰者王庆

  这是一份让人艳羡的成绩单:2005年,四川新华总资产达34.19亿元,净资产20.45亿元,实现利润1.9亿元,上缴税金2.93亿元。净资产和利税居全国发行行业第二位。

  在王庆上任之前,“上世纪90年代初,集团的前身———省新华书店却濒于崩溃的边缘。”多年从事财务工作的集团总审计师杨良秀说。当时,省新华书店以管理店自居,基本谈不上市场开拓,库存积压高达3700多万元。

  临危受命,王庆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艰难的破冰之旅。

  如何让机关式的省新华书店学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王庆出手就是一招险棋:主动为竞争对手提供舞台!腾出当时省店的办公楼,开办全国第一个大型图书批发市场,让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同台竞技。

  在全国发行业还不知市场为何物的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不啻扔下一颗重磅炸弹,有人甚至哭着骂此举是“引狼入室”。然而,“与狼共舞”的结果,是新华人有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意识,有了一支不怕竞争的职工队伍。

  更多的破冰之举在后面。

  在中国出版发行业还处在完全区域化、垄断化阶段的时候,出版发行界第一支近100人的专兼职图书推销员队伍在四川新华出现了。“坐商”与“行商”之变的背后,是四川新华走出盆地、参与全国大市场竞争的战略和雄心。

  在中国出版发行业上中下游之间还各自固守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时候,王庆和他的同事们正式成立了全国新华书店首家出版公司———新华出版公司,跻身内容提供商的行列,触动了多年来一成不变的专业分工这根敏感的神经。

  在“连锁”这个概念刚刚被引入我国图书发行业的时候,四川新华率先在成都市区发展了近百家图书连锁店;后来,又在全国新华书店系统首次创建图书与音像电子出版物两个连锁网络。

  10多年来,王庆带领四川新华一帮人“一年一个改”,到最后,是转制、改制两步并着一步走,由事业单位的新华书店彻底改制为企业性质的发行集团。随后,四川新华发行集团与四川、辽宁等地出版、报业集团跨地域、跨行业资本联合,发起成立了全国出版业界第一家按照上市公司标准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四川新华文轩股份有限公司,并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公开上市。

  在四川新华的发展历程上,有着无数个的“首家”、“第一”……哪一个,不是勇于挑战、突破自我的结果?

  “所有这一切,王庆既站在前面,又站在后面。站在前面,他是设计者与领舞者;站在后面,他是支持者与推动者。”四川新华人这样评价。

  远见者王庆

  去年秋天,文化产业四川论坛在成都召开期间,王庆曾向记者畅谈文化企业集团的战略思维,“要目光远大,放眼世界。”

  熟悉王庆的人都说,他心里想的可不是偏安巴蜀一隅,也不只是称雄大西南,而是志在天下。

  上世纪90年代初,刚进入发行行业的王庆就慨叹,“我们这个行业特别缺战略家。”那时,别说连“商”字都不能提太多的出版发行业,即便市场化程度高得多的其他行业,“战略”也是一个较生僻的词汇。

  “集团虽然2003年才正式成立,但早在10年前他心中就有了一幅蓝图,有了这一战略构想。”与王庆共事多年的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副总裁戴川平说。为实施这一战略,多年来,王庆一直在“布局”。

  小舢板何以走天下?集团成立之前,省、市、县三级新华书店共存,但管理却人、财分家,即各市、县店人事关系在地方,财权由省新华书店掌管,统负盈亏。这样的管理体制其结果可想而知:盈的统不到,亏损要承担。各地新华书店因资源整合不畅,未能形成一只有力的拳头。

  王庆此时看得更远:中国已经入世,国外发行巨头虎视眈眈;发行体制改革,国内出版社可借机搞发行延伸产业链。而三级新华书店人、财分家的管理弊端,更在教材发行招投标中暴露无遗———各自为政,压价竞争。“发行业必须‘造大船’,形成规模竞争,实现人、财、物三统一。”

  国资授权经营———整合营销网络———整体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环紧扣一环。四川新华发行集团的诞生,标志着一群小舢板聚合成了一艘航空母舰。

  远见者总能先行一步。为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集团投资数千万元,从IBM等知名公司引入ERP信息管理系统,开全国出版发行集团之先河。

  远见者始终步履铿锵。以连锁网络为主体、专业流通渠道相配套的多层次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初具规模。四川新华文轩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市区拥有4座平均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书城,在各市拥有19座大中型书城、230多家连锁店、114个销售分公司,经营面积达25万平方米。公司还在北京、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设立了经营机构。

  集团拥有“文轩”和“时代新华”两个自主品牌,“www.新华书店.com”网上书店已成为互联网知名站点。影视传媒、教育培训、酒店业和景区开发等,已成为集团新的投资方向。

  王庆心中,一个做强做大做优的集团,不仅仅存在于图书发行业。他坚信,四川新华的使命,就是要做“中国民族书业的中坚”。

  实干者王庆

  王庆爱开“三会”,四川新华人所共知。

  “三会”者,“夜总会”、“午会”、“车间办公会”之统称。“王总工作没有8小时之外,一遇重大决策,经常开会研究工作至凌晨一两点,甚至中午休息时间也不放过,边吃盒饭边开会。出差在外,在车上也不忘找人谈工作。”

  虽是笑谈,但在四川新华干部职工心中,王庆就是一个事业型的人,一个不知疲倦没有惰性的人,一个愿为企业发展献出一切的人。

  “他总是不停地忙,又总是那么精力充沛。这么多年来,每逢大假前3天他不是看门市就是下基层。”集团办公室副主任肖功深有感触。到省新华书店第一年,王庆就跑遍了阿坝州13个新华书店。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全州新华书店销售额比10年前翻了5番。

  的确,怀揣“打造有极强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的坚定信念,王庆如何能停得下来。

  “接触这么多年,感觉他没有什么个人爱好,脑子里想的全是事业。”新华发行集团副总裁、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次敏说,“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工作就是乐趣。就是倒下了,也是倒在路上。”王庆去世后,人们想找一些他近期的生活照片,可翻来翻去,不是在开会,就是下基层。

  “作为董事长,他确实‘懂’得做事”、“他一身正气,能吸引许多有才干的人在身边干事”、“他清正廉洁,从不以权谋私”……采访中,记者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肖功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件小事:90年代

  初,王庆到北京与客商谈合作事宜,出宾馆“打的”,第一辆车放过,转身钻进了第二辆车。肖功一看,原来是10元跑通城的“面的”。

  王庆生前常说,“时不我待,四川新华最缺的资源是时间资源。”

  在他逝后,人们轻呼:在天堂,你会不会停下不息的脚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