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石家庄“破烂王”争夺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0:01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清理“钉子户”

  石家庄市桥西区留营村的一个废品收购站里,伙计宋书海坚持说,有人“抢”了他的货。

  9月14日上午,他刚推开收购站的铁门准备营业,一辆警车停在跟前。“跟我走一趟
吧。”此时,马路对面一辆130 货车开了过来……

  直到傍晚,宋书海才回到收购站。他清点了院里的废铁、饮料瓶和纸箱——大约少了1000斤。

  “这是他们第4次拉我的东西了。”宋书海的老板张又工抱怨道。

  但警方称,取缔这些个体废品收购站,是市政府的要求。早在2002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就联合发文,要求所 有的个体废品回收站必须重新办理营业执照,并搬迁到指定的废品交易市场内。

  石市此举,是为规范废品回收市场,建设“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网络”。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并由市公 安、工商、城管和物资回收总公司4家单位组成联合执法队,对市内收废品的个体户集中清理。

  一份报告表明:2004年7-10月,全市共组织清理整顿225摊次,没收物资50多吨,查扣台秤33个、非 法三轮车230辆。

  今年9月,石家庄再次发出了“加大力度查处非法经营户”的通知。文件下发的第二天,全市就开始“大扫除”,小 伙计宋书海所在的留营村,是这次行动中圈定的一个死角。而9月19日在桥东区联盟东路,执法队收缴了一位李姓摊主上万 元的货。这位摊主反映,满当当的院子被清理一空,甚至一个废纸箱也没留下。

  “我们警告了几次,他们不听。对于‘钉子户’,只能采取特殊手段。”10月16日,一位执法队成员向本报记者 解释。

  但张又工等人感觉委屈——这位中年人1995年下岗,投资木材生意又血本无归后加入了“破烂王”这个行当。当 时,城里人对这个最苦、最脏又最缺乏尊严的生计鲜有问津,他听从朋友的建议,把木材仓库改成了废品收购站。

  “我们是自谋生路,是从那些沾着便血的手纸和粘着浓痰的纸盒里,挑捡出每天的温饱,”他说,“但是现在被看作 非法经营者,各种处罚都来了。”

  最激烈的冲突发生在2005年冬。当时执法队要强行拉货,而他拼死不从。僵持中,他的一位家属的鼻腔突然血管 爆裂,掩面倒地,场面才得以平息。

  从石家庄市政府下达“取缔令”至今已有4年。一拨又一拨的整顿后,市内仍有近百户像张又工这样的“破烂王”盘 踞在自己的窝点,他们在对抗中继续着这个古老的营生。

  一个疑问是,“钉子户”为何顶着处罚也不愿搬进指定的交易市场?

  石家庄市物资回收总公司副总经理丁立伟认为,他们为了个人利益。他说,文件中规定的废品交易市场,目前在石家 庄已建成10个,全部在二环外。而市内非法摊点离生活中心更近,可以收到更多的废品。

  对此,许多合法摊主也有怨言。10月15日,在10个指定位置之一的南简良废旧物资交易市场,一位业主称生计 难以维持,“整个上午就收了30公斤货,大量废品没出二环就被截流了。”

  但是“钉子户”们指责,搬迁背后另有隐情。

  这10个废品交易市场,全部由物资回收总公司投资建设。他们盖上简易房舍,配送水电,然后把摊位出租给个体收 购者。如果土地由某个村庄提供,这个村庄会在收取的租赁费中得到分成。

  在西古城废旧物资交易中心,一位租赁了大约半亩地的业主对记者说,水电费除外,他每个月还需缴纳800元租金 。而且合同每年一签,如果不能按时缴纳这笔费用,就会被清扫出门。

  据他了解,物资回收总公司拿下这块地皮的价格是每亩4000元。这个交易中心目前有23户业主,每年租赁总收 入超过20万元。

  对于其中的利润,物资回收总公司并不避讳。

  “我们是企业,不是慈善机构,这些交易市场的先期建设都是我们出的钱,政府没有出一分钱。”丁立伟说。对于物 资回收总公司来说,通过建设市场收取租赁费,恰恰是目前的一个赢利点。

  在丁立伟出具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方案》中,更长远的赢利环节是下一步的再生资源加工生产基地,“真正变 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而实现这个架构,还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物资回收总公司作为一家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为何能够参与整顿市场?这几年,他们总共收 取了多少费用?

  回收总公司向本报记者提供了2005年的一份报表,这类收入为382万元。

  “绿色标识”也要收费

  收费对象还包括那些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流动收购者。他们一般在早晨7点出门,然后一直转悠到天黑。如果能 够满载而归,一天的收入在30元左右。

  这些三轮曾是石市一景。1999年,当地一位人大代表上书市政府:他们无序经营,不仅影响市容,而且经常在半 夜挑捡、拆卸废品扰民,弄得小区废纸漫天飘,臭气熏天……此外,顺手牵羊的事也时有发生,一些人甚至专门偷窃下水道的 井盖、铁路器材、电线等公用设施。

  2003年开始,当地政府决心铲除痈疽,改观市容。物资回收总公司制定了“绿色标识”行动——在三轮上喷上允 许收购的街道名称、绿色回收网络的图案以及编号。没有“绿色标识”的三轮如果上街收购,会被城管扣押。

  “政府希望他们在指定的街道和小区内收购,而不是像以往那样随处吆喝。”物资回收总公司党委书记杨耀斌说。

  但是,要取得“绿色标识”,同样需要缴纳一笔钱。物资回收总公司解释说,这是街道和小区的垃圾承包费。

  10月15日,在石家庄平安北大街,来自河南驻马店新蔡县的王涛音说,他是在2004年初办理的“绿色标 识”,当时的办证费用是680元。另外,每个月还要给物资回收总公司上交150元垃圾承包费。

  早些时候,他的同伴的办证费用超过800元。

  有了合法的身份,他们不再见了城管就逃窜。有时候,他们甚至成群结队地跟随城管的执法车,等城管“吃完馒头” 后,捡剩下的“渣子”。

  但他们的收入减少了。和那些拥有固定摊位的收购者一样,三轮的压力与日俱增。“一是市民的环保意识增强,直接 把废品送到收购站;二是街上的三轮越来越多。”王涛说,现在每天的收入不到20元钱,刚刚够一家三口的口粮和分摊的房 租水电。如果孩子病了,只能听天由命。

  这就是底层拾荒者的生活——他们大多居住在简易棚里,满身油渍,手似墨染。他们的铁锅架在碎砖上,里面往往是 糊状的面条和红薯,上面爬满了苍蝇。而在墙上的铁丝上,挂着一袋从垃圾箱里捡来的月饼和饼干,有的已经布满霉点。如果 不生病,他们将在冬天到来时洗一次澡,然后带上几百积蓄回老家,供儿孙上学。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会再次住到这个窝棚。

  根据物资回收总公司提供的报告,截至目前进入“绿色回收网络”的流动收购点只有810个——他们只收取了这810 辆三轮的承包费。

  这与坊间的估算相差甚远。如果连拾荒者也算在内,石家庄的“破烂王”总人数接近2万人,其中蹬三轮的收购者不 低于2000人。在桥东区的胜北、中山、胜南等几个街道,记者发现拥有“绿色标识”的三轮编号超过了400,而报告上 的数字只有152。

  政策畸变

  今年6月,当地媒体曾刊发报道,质疑物资回收总公司垄断市场,并违规收取费用。几天后,40多名心存不满的废 品回收从业者集体上访,要求退还所收费用,“抵触进一步升级”。但是这篇文章被指严重失实。

  物资回收总公司党委书记杨耀斌说,他们是受市委、市政府委托,负责建设“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网络”,同时配合执 法部门清理市场,并非垄断市场。在收费时,他们与那些从业者“双向选择,自愿签订”了承包协议,绝对不是行政性收费。

  之所以被委以重任,得益于2000年的一步“妙棋”。当时,总公司派人到北京和武汉取经,建立了石家庄第一个 废品交易场所。进而,他们提出了建设“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网络”等方案。

  “对这些收破烂的人,百姓很反感,政府也很头疼,但一时拿不出解决办法。”杨耀斌说。而他们的构想,得到政府 高度赞赏。

  2005年,石家庄市政府将“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网络”的建设列为“为人民群众办的20件实事之一”,国家发改 委等6部委也将物资回收总公司纳入“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单位”。

  对于物资回收总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重振雄风,再造辉煌”的大好机遇。

  它本是隶属石家庄市供销系统的一家集体企业,由于体制改革,在1990年代日益衰败。一位在机关上班的工作人 员说,由于效益不好,即使在今天,仍有不少下属公司只能发放60%的工资。如果抓住机遇,物资回收总公司无疑能重回废 品行业的“主渠道”。

  然而,收费却引发坊间巨大争议。河北世纪方舟律师事务所律师康君元说,对“无主物”适用“先占取得”是罗马法 以来各国立法通例,中国法律虽然没有规定,实践中对此却予以认可。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垃圾所有权之前,任何单位都无权 对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处理行为。

  “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是为了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不是为了让管理者富起来。”垃圾对策专家王维平说。这位专家曾 乔装为废品收购者体验生活9个月,被视为这个领域的权威。在他看来,废品回收行业在初级阶段一定要扶持,管理者应该寓 “管理于服务中”,而不能打着政府的旗号去盘剥,一头吃国家,一头吃那些底层的从业者。

  “中央的政策没有问题,但明明布置的是一个葫芦,到了地方就成了鸡蛋。”他说。本报记者徐 彬 实习生 马捷婷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