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东方之子:峥嵘岁月孙家栋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6:39 央视《东方时空》
孙家栋 东方时空11月15日播出节目《峥嵘岁月:孙家栋》,以下为节目内容。 人物简介:孙家栋 77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技术总负责人 1999年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3年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解说:1970年4月24日,孙家栋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了太空,太空中唱响了悦耳的《东方红》乐曲。 孙家栋:当第一颗卫星搞成了,这事确实是震撼世界的事情。自己有这样一个非常荣幸的机会,领导对自己这么信任,确实是搞卫星实验,对自己的人生来讲是非常大一个转折点。 解说:1958年,孙家栋从苏联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毕业回国,之后他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研制工作。在五院工作的日子里,他参与了我国东风系列导弹和第一颗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工作。1967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首任院长钱学森在几年前的导弹研制中就了解了孙家栋,他亲自点将,由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当时孙家栋年仅38岁。 孙家栋:当时,把第一颗东方红一号的任务领导非常精辟地概括了三四一十二十二个字,第一句话叫它上得去,第二句话叫它抓得住。因为第一句话你上不去,不是卫星对不对,第二句话抓得住,因为卫星上天以后不是说我们扔出去就不管了,地面的设备跟卫星的设备两家一定得联合到一起。第三句话叫听得清,就是因为我们这颗卫星后来大家研究装了一个东方红乐曲发声器,就希望它的声音下来以后,嘹亮响彻全球。第四叫看得见,因为当年60年代就从苏联第一颗卫星上天以后,对动员整个国民精神状态的力量有一个手段,就叫大家能看得见,在天上一颗卫星在那块一个亮点在那块飞,那是很鼓舞人心的。 解说:就在孙家栋组织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时候,法国也发射了人造卫星,成为第三个能发射卫星的国家,亚洲的日本也在紧锣密鼓准备着发射。在这种局面下,孙家栋他们不得不加快研制步伐,但起初的工作并不像预想的那么顺利。 孙家栋:从1965年到1967年两年的时间,工作已经开展了,但参差不齐。有的项目进展很快,做出来了,有的项目还没起步,还有的项目甚至没找到谁办这件事情的单位,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了解情况以后,给钱(学森)老汇报以后,钱老反复地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他自己也亲自到第一线来反复地调查。最后就提出一个要求,能不能根据现实的情况完成第一颗卫星的基本任务。所谓基本的任务就是方才我跟你说那四句话,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能做到这一点,为什么说它是基本任务呢,这四点做到了就突破了我们国家发展航天的最基本的手段。 解说:根据十二字方针和实际情况,孙家栋大胆对原来的卫星方案进行了简化。孙家栋说服了一些老专家,去掉了原设计方案中的卫星探测功能。分两步走,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此基础上,再发射有功能的卫星。为此,钱学森曾满意地对别人说:“看来,把孙家栋找来还是对的,他的确敢干事,会干事。” 在十二字方针中“上得去,抓得住”属于一般技术问题,孙家栋和他的研究队伍通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 但卫星上天后要能“看得见,听得清”,这就属于一个新的技术课题了。因为在国外的人造卫星研制过程中,并没有使用这两项技术。为了能让肉眼观测到上天以后的卫星,孙家栋他们想了很多办法。 孙家栋:因为我们卫星直径不大,一米。就想个道道,想叫它闪光。闪光虽然外表轮廓是个球形,但是它都打一些平面,实际是从72面体组成的这么一个球面,是72个平面。所以它一转的话,每个平面每个平面转起来以后,对你角度不同,它就产生了一个一闪一闪的那个效果。所以这样的话,对将来你在地面来看会起到了好处。 解说:为了保险起见,孙家栋把样品拿给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审看。 孙家栋:他们对这方面有经验。经过他们来给计算,我们告诉他是一米直径地面也做着实验,我们抛光了以后,大概反射的强度能有多少。他们经过反复地计算验证以后,他们总感觉是在边缘状态,所以他的结论就是在能看见或者看不见这样一个边缘状态,好天可能就看见,不好天就看不见,这话就好解释了。 解说:在这种情况下,孙家栋他们不得不重新想办法,解决卫星“看得见”的问题。 孙家栋: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感觉也很着急。说看看能不能再想点什么办法,再想办法,在这个星上再想办法。实际上不可能了,因为想尽一切办法把它抛光抛得好,这样你再别的也没有什么办法了。正好这个时候有个同志想出来,我们后面有个三级火箭,三级火箭跟卫星是一块入轨的,前后距离并不远,说能不能在三级火箭上做个文章。他们就给提出很好的建议。他说我是不是做个布的大气球,把这个三级火箭包上以后,发射的时候你不能鼓着,叫它憋着,完了上天以后放点气,把它一吹大了,比如能涨到三米或者更大一点,同时这个布气球外头也镀上铝,叫它特别亮。那样的话就比一米大得多,就能看见了。就想这个办法。这个道道倒是很好,但是要给大家说清楚,这个一定能看见气球,不是卫星本身。但是它起个引导作用,你看见它了,这个附近多少一找就找到我们的卫星了。 解说:除了看得见,还一定要听得清。听什么成了当时重要的问题。孙家栋他们在一块儿讨论,碰出了火花,决定放东方红乐曲。把这个想法报给钱学森院长和聂荣臻元帅,他们也都完全同意。但事情不是说做就能做成的,在太空中播放乐曲,以前是没有过的,是一项新的技术,到底能不能做成,孙家栋他们心里并没有把握,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又一次摆在了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面前。 孙家栋:咱们国家那个年代,电子元器件筛选过来又筛选过去的,实验过来又实验过去,但终究没有上过天。上天到底怎么回事,反复地审核,反复地验证,甚至于包括播放出来的音调,音质正不正。虽然说你这个调不搞音乐的一听还可以,但是作为一个音乐家一鉴定到底行不行,后来都请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来给鉴定。即使这样情况,上天以后播下来,经过这样一传下来以后,这个声音对不对,准不准,一直到发射上去以后播下来了,中央广播电台也认可了给转播了,放心了,这样个情况。 解说:这就是安装在东方红一号卫星里的发音器,但是1969年上半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正在按照12字方针紧锣密鼓地研制的时候,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因为富农出身却靠边站了,成了一般科技人员。 孙家栋:形式上就要靠边站了,但是实际上工作还没有说不让我工作,因为大家都住在附近,实际上这部分工作,白天名义上是不许参加工作,但是晚上时候,这些同志还得自己继续来工作或者你找到哪个同志来办什么事情,他还来任劳任怨。虽然脑袋里背着包袱,但是为这项工作该怎么继续工作还得怎么继续工作。 解说:1969年秋,经过多方努力,东方红一号卫星方案中需要的所有仪器、部件已由图纸变成了实物。但是孙家栋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设计人员交来的卫星仪器样板全部超重了。 孙家栋:当时在这个制定方案的时候,是按100公斤制定的。但是这个我们国家当时的工业水平相对确实比较薄弱一些,你好比最简单的铝材料,铝材料好比说我要要一个一毫米的这么个铝材料,他给你的铝材料名义尺寸是一毫米,但是它有个偏差,可能厚一点也可能薄一点,那我按强度计算得按它薄的情况来计算,因为薄那个地方坏了,这个东西不就坏了吗,所以厚的那部分就等于是多余重量。 解说:在这种情况下,孙家栋主动要求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 孙家栋:就发现100公斤控制不了了,控制不了那样的话就及时地作为总设计师就很大的任务,要提前很快地就预见到估计到原来我提出重量控制不住了,这个时候就马上跟搞火箭的同志来商量怎么办,看火箭方面还有没有余量,就想办法再多送一些,最后协商的结果呢,协商到170公斤。最后卫星装成了以后还超过三公斤,173公斤。但是跟火箭协调以后,火箭还多少有点余量,所以这样几家就结合起来了。 解说:1970年4月24日21时34分,我国第 一颗卫星终于升空了!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我国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总重量为173千克。而苏联第一颗卫星只有83.64千克,美国第一颗卫星只有8.22千克。我们的“东方红”重量相当于苏、 美、法、日第一颗卫星重量的总和。 孙家栋:发射完了以后给周总理报告,说我们已经发射成功了,总理办公室马上回过来问,你们根据什么卫星入轨了,这边当然回答了说南方观测站测的数据,那边又问数据准不准,怎么证明这个数据是准的。说大家一体会周总理那个认真态度,对这个事情那样地严肃认真,最后想一想,只好再等一个半小时,卫星转一圈。转一圈以后又给总理报告,这卫星转一圈了,肯定就是卫星了,这样的话总理才没再问。 解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最后发射的时候,孙家栋并没有到发射场指挥发射。 孙家栋:第二天晚上8点10分过北京,这个我是知道的。因为这个时间当时什么时候发射,什么时候过北京都算好的,十几分钟时间,天安门广场东西长安街人山人海,就是现在新闻上经常播那个一个老大爷抬头看,那就是天安门广场照的那个像。我那个时候也是跑到天安门广场去看的,因为我知道从哪边过来,从哪边干什么,第一眼就看见了。 解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不仅增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也鼓舞了整个第三世界人民的志气! 2003年,已是74岁高龄的孙家栋被任命为我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他至今仍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岗位上工作着。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