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兰州实施治庸计划激励官员 不作为者遭免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1:2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兰州十一月十六日电题:兰州初露治政理事新模式

  中新社记者罗德惠 殷春永

  兰州,地处西北,论资金,讲人才,比区位,都比沿海地区相差甚远。所以,这里的主政者抛开就经济抓经济的老思路,而从政治和经济互动的视角,实施“治庸计划”,“一
把手”上电视,民主评议机关作风……历时近两年,探索出“治政理事兰州模式”。

  “治庸计划”激励官员有作为

  兰州市中级法院审判员梅某,因工作责任心不强、严重违反审判工作规定和纪律,二OO五年六月十一日被罢免职务。这是中共兰州市委全委会通过“治庸计划”后,第一个因“不作为”而被免去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这项“治庸计划”将干部队伍中的三类十八种行为列为平庸行为,重点整治不作为、乱作为和不会作为。

  “‘治庸计划’抓住了人们的一个心理,干部压力大的原因是担心背上‘庸官’的称号。此时的黄牌警告、批评教育比平时的威慑力要大许多,因为它和庸挂钩。”中共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表示,治庸的目的不在于要摘掉多少干部的“乌纱帽”,而在于建立一种集干部教育、管理、奖惩于一体的机制,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奋发有为、积极进取。

  “一把手”上电视现场解难题

  为配合“治庸计划”的实施,一档名为《“一把手”上电视》的栏目在兰州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兰州市各单位的“一把手”轮流在电视中亮相,实施电视办公,以接受群众投诉,解决存在的问题,宣传有关政策,提供业务咨询,解疑答惑。

  有学者称,“一把手”上电视,是一种把政府的工作、干部的行政能力和群众的知情权有机结合起来的平台,是一个干群交流、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的新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让“一把手”在电视荧屏上把老百姓关心的、烦心的、难心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一一化解。

  近日,兰州市又推出了“一把手网上办公”业务,要求各县区、各部门的“一把手”每天上网了解民声。

  敞开政府“大门”倾听群众声音

  近年来,兰州每年举行一次民主评议机关的活动,由老百姓来为政府机关排名,排在最后的要受到很严肃的处理。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兰州市从本月一日起,又开展了三十天的“建言献策”活动,大量征集兰州市干部和群众对本地区发展的“金点子”。

  在此之前,兰州市建立了与政务大厅相配套的行政服务投诉中心,敞开政府“大门”,接受和处理群众对行政机关的投诉。

  兰州大学教授聂华林表示,这个“治政理事”的成功模式--兰州模式,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以政治文明推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文明建设。“这个模式归结到一点就是:培养各级干部的

执行力。”

  甘肃省社科院哲学所所长、研究员于维民则认为,兰州模式,既反腐又治庸,向多年久治不愈的政坛痼疾开刀,不失为治政理事的一着妙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18,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官员 不作为”的相关新闻
兰州处置不作为官员的治庸计划在争议中进行 (2005-06-20)
兰州治庸计划通过后首个不作为官员被免职 (2005-06-13)
南国时评:处分不作为官员促勤也促廉 (2005-03-23)
聚焦河南四万官员下访 官员不作为才是最大危害(... (2005-02-04)
聚焦河南四万官员下访 官员不作为才是最大危害 (2005-02-04)
聚焦河南四万官员下访 官员不作为才是最大危害(... (200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