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建设节约型城市 完成5%的节能降耗目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10:14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我市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越来越强。建设节约型城市是我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深入地推进技术革新,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2006年,我市必须完成节能降耗5%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完成“十一五”25%的降能目标奠定基础。

  现阶段我市拥有资源和使用情况不容乐观

  我市属资源缺乏性城市。2005年,我市总能源消耗达到1308.24万吨标准煤,人均地表水资源量约为325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24。人均耕地面积0.045平方公顷(0.68亩/人),仅占全国人均耕地的38%。土地利用率达到91.96%。与资源缺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1270亿元,总能源消耗却达到1308.24万吨标准煤。与工业发达城市相比,西安市万元工业能耗、排污量都相对较高,明显反映出西安市工业发展的高投入与低产出现象。严峻的形势告诉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建设节约型社会之路。

  建设节约型城市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上半年,我市制定下发了《西安市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十一五”期间我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是: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5%左右,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控制在4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污水处理回用率达到3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和全市节能工作大会,全面部署我市建设节约型城市工作任务。确定了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9类53项工作任务。市发改委和市经委代表市政府分别与13个区县、14个重点用能企业签订了“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各区县要完成“十一五”末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5%,其中2006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5%的节能目标任务。西安经发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等14家企业要完成“十一五”实现节能237422吨标准煤,其中2006年节能53665吨标准煤的节能目标任务,为完成省政府给我市下达的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5%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今年省上已将我市列入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我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方案正在制定之中,并将筛选一批园区和企业分别作为省市级试点园区和企业,以此推进我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下一步,我市还策划包装了“十一五”期间实施的23个相关的重大建设项目,作为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支撑与保障。努力争取将我市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完成全年节能降耗目标

  节约型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一,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对新上项目一律进行能耗预审,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高耗能行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利用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拓展能源利用渠道。

  第二,落实好各项节约型城市建设任务。认真组织实施我市《贯彻落实建设节约型城市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围绕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9类53项任务,加强跟踪协调,积极推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第三,继续策划包装建设节约型城市项目。按照国家和陕西省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任务和国家资金支持方向,积极策划包装建设节约型城市项目,并加强“跑部进省”工作力度,争取国家和省上更多资金支持。

  第四,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加快制定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同时,筛选和确定一批省级和市级试点园区和企业,尽快启动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强与国家、省发改委的沟通和协调,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争取将我市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安之钟和)K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