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丽婚礼非得掏尽家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11:51 今晚报

  新房首付加装修45万元,家电10万元,买车10万元,拍婚纱照4000元,婚车、礼服、婚礼现场布置、摄像、司仪共1万元,三星级酒店婚宴20桌共2万元……在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一家外企供职的小李这个月底就要结婚。期待已久的幸福生活就要开始了,但这一连串高昂费用着实让他心情沉重:“一场婚礼,掏尽家底!”

  这种“甜蜜的重负”在如今中国城市年轻人中已是普遍现象。本是人生大事,再苦
心也甜,但“不由自主”地追随婚礼高消费,让许多年轻人既满心向往,又望而生畏。

  消费攀升结婚就像在“烧钱”

  上海市婚庆行业协会不久前对婚庆门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005年上海新人的婚庆消费位于全国之首,平均每对新人的消费数额为18.7万元。如果加上购买婚房及汽车的费用,则共计65.7万元。久久婚嫁网总经理梁昌海说:“尽管上海的人均收入较高,但办个喜事就能把一对新人所有积蓄花掉。”

  在我国内地城市,这种情况也不鲜见。在呼和浩特打工的张全生去年元旦期间结婚,婚礼当天的仪式和喜宴就花了两万多元,而这笔费用是他和妻子打工三年攒下的积蓄。张全生说:“在外面打工这么多年了,如果婚礼太寒酸,会让外人瞧不起。”

  另一位呼和浩特居民赵兵,在一家民族工艺品公司从事营销工作,每月工资不到2000元,一场婚礼使他多年的积蓄全部花完,父母的积蓄也一倾而尽。

  攀比成风“面子”加剧“啃老”

  “结婚越来越贵、越来越讲究,这是物质水平发展的必然结果,无可厚非。而且,结婚是人生大事,适度超前消费也合情合理;但是一种普遍存在甚至愈演愈烈的攀比、追随之风,使结婚消费出现攀升。”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徐安琪如是说。

  他分析,不顾实际的高消费,对于个体而言,也许能在某种程度上加深结婚的纪念意义。但在一个仍需不断提倡艰苦奋斗、提倡财富积累的社会里,全社会范围内对于婚姻过高消费的追随,未必是一件好事。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年轻人因结婚而“啃老”的情况也较普遍。最近辽宁针对婚礼消费的一次调查显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的受访者中,有60%表示结婚费用中一半是双方父母支付,主要是添置一些家具。在2000年至2005年结婚的受访者中,结婚费用全部由父母支出的占到70%。

  返璞归真真相爱重细水长流

  越来越豪华的婚车、越来越贵的钻戒、越来越厚的红包,并不等于越来越天长地久的美丽姻缘。以上海为例,据统计,今年是“结婚大年”,1月到9月,有11万多对新人领取了结婚证。但与此同时,离婚的夫妇达2.7万多对,比去年同期增长20%,其中年轻的夫妇占不小比例,半年婚姻、一月婚姻甚至一周婚姻已不少见。

  徐安琪指出,在结婚问题上,年轻人对于物质的追求,不必总是追求“一步到位”,或者盲目效仿他人,真正维系爱情的不是一时的排场风光,而是两人心底的相知相爱。物质越是丰盛,年轻人越该多多思考结婚的真谛以及婚礼的意义,而不是盲目地随从潮流,给自己、给家人造成沉重的负担。

  上海知名的婚介专家海伦提醒,年轻人结婚要量力而行,“婚礼体现的毕竟只是一种场面,而婚姻质量的关键在于双方的个性、情感能否和谐。”她说,集体婚礼、旅行结婚以及其他简单仪式的婚礼,也是值得许多人借鉴的。新华社记者叶锋 张丽娜(新华社上海11月16日专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