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被冤就想自杀家庭学校应正确引导"少年的烦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12:28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本报讯少年本应该是充满朝气、活泼开朗的,但这个本应美好的年纪却因心智未成熟,非常容易一时冲动做下错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正确引导。

  前晚9时左右,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一位王女士打电话给记者,忧虑地说她才13岁的儿子最近天天嘴里嚷着“没劲,没意思”之类的话,平时也懒得活动,一坐就是大半天。前些时候,他一个人坐在五楼的阳台边上,嘴里叨唠着“不如跳下去”的话,正好孩子的父亲回
来了,赶紧将小孩从阳台栏杆上弄了下来。彻底一问,孩子才吐露实情,原来在学校老师冤枉他偷了同学的钱,他极力否认,但同学们还是以怀疑的眼光看着他,并渐渐疏远了他,他感到很委屈,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了,为此萌发了想一死了之的念头。

  本报最近报道了一位13岁女孩从7楼跳下,原因竟然只是跟父母吵了几句;一位11岁男孩因在学校遇到了不开心的事回家竟然上吊自杀。一件件血的事实让人震惊,而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今年6月,一位十来岁的中学生跟同学发生争执,回家后被父母说了几句,竟然喝毒药自杀;今年2月,一位年仅13岁的少年,只因为即将开学而寒假作业还未完成,就喝下剧毒农药灭虫剂……一些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小事,却成了夺走一条条鲜活生命的诱因。

  记者近日采访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韦帮贵主任,他告诉记者,青少年正处于心智的发育成长期,思想还不成熟,对于很多事情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应激能力比较差,在受到刺激之后可能一时冲动而自杀或伤人。同时他认为,这不仅仅与青少年的心理有关系,更与社会、学校和家庭有着很大关系。来自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以及家长学校的只注重成绩而忽视其他教育等,都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陈辉陈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