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妈妈百万元为智障儿造“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07:40 重庆时报

  

妈妈百万元为智障儿造“家”(图)
在新的培训中心里,孩子们已经开始学会用手中的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周凡力摄

  本报讯(记者吴国才)16岁以上大龄段的智障孩子何去何从?是想办法让他们走向社会,还是关在家里终其一生?昨日,渝中区一18岁智障儿家长用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出资上百万元,在李子坝某小区创办了一家非盈利性服务机构———阳光培智中心,专门解决
16岁以上大龄段智障孩子的去处,并根据不同孩子的恢复情况进行就业培训。

  16岁以上智障孩成家长心病

  唯唯(化名)出生后就被检查出属于弱智类的智障孩子,一年前,16岁的唯唯从一家特教中心毕业了。尽管他生活基本能自理,并能熟练操作电脑,但其父母仍是忧心:是将孩子推向社会,还是关在家里?后来其父母在与类似家庭的父母交流时,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病———16岁以上大龄段的智障孩子竟无处可去。

  出资上百万元创办培训机构

  昨日,记者走进李子坝某小区内的阳光培智中心,500余平米的“家”装修得很温馨。据唯唯母亲周女士称,办中心是让类似唯唯的孩子有一个真正的去处。这不仅是让孩子们得到特教,更是希望他们能真正走向社会。

  据了解,该中心从场地、设备设施到聘请老师,周女士夫妇在朋友的无偿帮助下共出资上百万元。

  机构非盈利家长自费请老师

  “如果想到赚钱,那就昧了良心!”周女士颇有感触地说。从萌发创办中心的想法以来,周女士夫妇就把它当作一个服务机构。由于平常工作忙,他们只得将它委托给另一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无偿管理,聘请了四名有特教经验的老师,工资还是由周女士夫妇承担。截至目前,他们又出资了近3万元支付老师工资。

  教会孩子炒菜还要教他们“做生意”

  负责义务管理该中心的唐老师拿出一叠老师与家长的联络本介绍,有一名孩子不仅可以独立炒菜,而且每天早上还能独自去买牛奶、面包等东西。孩子的家长欣慰地表示,知道孩子的改变,先是根本不敢想象,随后心头便有一种欣慰。

  唐老师说,孩子的行为习惯每天都有规划性地训练,当一切达到标准后,老师将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转向知识性就业。唐老师举例说,如孩子恢复情况较好,他们可以在小区内的市场租一摊位,让孩子们卖点东西,这样就可以让他们逐步走向社会,“不需要孩子们回报什么,只希望他们有事可做,最重要的是他们每天脸上都要挂着笑容。”

  新闻背景

  据相关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全国五类残疾人的总数约为6000余万,其中智力残疾1182万,而0~14岁智力残疾儿童是627万,占残疾儿童总数(0~14岁的残疾儿童总数为950万)的65.96%。儿童智力低下的患病率为1.07%。每年新增残疾儿童20万,其中68%是智障儿童。

  新闻面对面

  请10个保姆不如造个“家”

  记者:创办这个中心,你最初的想法是什么?

  周女士:想让孩子们有个交流的“家”。把这群孩子推向社会就只能自生自灭,留在家里也像囚在牢笼。他们需要交流、需要关爱。

  记者:上百万不是个小数目啊,没有犹豫?

  周女士:(笑)没有。靠朋友无偿提供500余平方米的场地和装修等,其余是自己出资。话说回来,在家请两个保姆或10个保姆照顾也可以,但都不如为他们造个“家”。

  记者:那想过以后怎么发展吗?

  周女士:目前很感谢义务管理的唐老师以及富有爱心的老师们,让孩子们在很多简单的行为习惯上有所改变。希望能建成孩子们“终身制”的家,靠自己的双手面对生活。但始终不会改变非盈利、服务性的性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