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崇武古城保护框架出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1:42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李熙慧 文/图

  

崇武古城保护框架出炉

  本报讯 “一城三山半面海,五门四街十八巷”。昨日,在崇武古城保护规划第二次成果征求意见座谈会上,作为设计单位之一的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对崇武古
城的保护框架如此定义。

  据介绍,《崇武古城保护与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中,除了保护框架之外,崇武古城内的建筑被划分为六大类,计划进行分级保护与整治,其中针对性地保护确定了83栋建筑。而设计单位提出的古城保护框架,是明代古城墙围合的崇武古城。

  城海景观独特魅力

  在600多年的沧桑岁月中,崇武古城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闽南古城风貌,环绕古城的明代古城墙和城区内四条主要街巷把古城划分为四个格局,古民居近百处。古城外围礁岩嶙峋,海天一色,成为古城独特的自然环境。

  古城虽只有0.5平方公里,却依山海之势而建,攻守兼备,突出展示明代海防重镇的特点。古城墙、窝铺、月城、城门楼、烟墩、中军台、演武场以及古城内独具特色的道路系统,使得古代完整的沿海军事战略防御体系在崇武古城得以体现。糅合崇武沙滩、惠女风情后,可以说,崇武古城融合了自然、人工、人文景观。

  古城旅游面临尴尬

  “游客来到古城,看到大海后直奔而去,常常忽略进入古城,仅在城墙边上转转就离开了。”谈到崇武旅游目前的尴尬,惠安县一位领导说,一些北方的游客对崇武沙滩印象深刻,但却对古城印象不好。

  针对古城在保护旅游上面临的问题,设计单位通过现状调查列举了五方面。他们认为,古城区内各景区风貌元素间缺乏有机组织,滨海景观与古城风貌缺乏联系;部分文物古迹点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和修缮,其周围环境也缺乏保护与控制;城中特色的历史街区内部缺乏维修与整理,乱搭乱建现象比较严重;城内道路和用地缺乏系统,没有整合;古城整体绿化率相对较低,建筑密度过高。

  建筑分级保护整治

  古城内的建筑,被设计单位分为文物建筑、保护建筑、历史建筑、风貌建筑、不协调建筑、障碍建筑六大类。

  其中国保单位———崇武古城墙和七处县级文保单位是作为文物建筑,83栋重点保护建筑是经过调查研究确定的,具有一定历史、建筑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为历史建筑,风格与古城相协调的为风貌建筑,而与古城存在不协调因素的为不协调建筑,危房和搭建等建筑为障碍建筑。

  据介绍,分级保护和分类整治方式有修缮、维修改善、保留、整修改造、拆除。

  展示双重文化遗产

  古城在保护的同时,也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对于古城发展,设计单位提出10个景区、3个旅游服务区、1个旅游集散中心的构想。

  城内的景点通过整合,分为关帝庙前、古厝寻幽、大夫宅第、所城遗韵、莲花怀古、东岳镇海、云卧庵山、望海听潮、海潮福佑、永源双益。崇武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也将在具体的历史遗存中有所体现,其中包括登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惠女服饰和惠安石雕,及有独特多样的民间信仰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