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0个月交通事故致死258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2:25 大众网-齐鲁晚报

  11月19日,济南市市中车管所的民警带着交通安全宣传展板,来到公交总公司恒生公司,以案讲法,提醒公交车驾驶员们要文明礼让行车,时刻绷紧安全弦。记者郭建正摄

  19日,记者从济南市交警支队获悉,根据对济南1—10月份发生的交通事故的分析显示,驾龄不足三年的驾驶人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群体,占事故总起数的25.57%,客货汽车、摩托车是交通肇事的主要车型,占事故总起数的45.63%。

  一个月查纠

  22340起违法行为

  19日上午,济南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鲁德和对今年1—10月份交通事故情况进行了通报。历下区交警大队曹凤阳大队长针对本区酒后驾车和假牌假证整治的情况进行了汇报,据曹凤阳介绍,每百毫升血液中含酒精量在20—80毫克之间的为酒后驾驶,每百毫升血液中含酒精量在80毫克以上的为醉酒驾驶,醉酒驾车非常危险。

  济南市交警支队肇事处理处邵守宝处长对侦破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情况进行了汇报。据他介绍,济南市自10月20日启动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专项行动以来,破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95起,其中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10起,抓获在逃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7人,现已刑事拘留8人;济南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刘祥存所长对机动车尤其是客货车安装行驶记录仪的情况进行了汇报。

  记者在交通整治通报中了解到,济南市自10月20日启动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专项行动以来,共出动警力45430人次,设置固定检查点55个,查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2340起,其中查获货车超载2862起、客车超员111起、酒后驾驶63人次、无牌无证1299辆次、超速行驶860辆。

  今年1—10月份济南市境内共发生标准上报道路交通事故927起,死亡258人,伤989人,直接经济损失260.6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起数上升23.6%,死亡人数下降18.61%,受伤人数上升49.02%,直接经济损失上升2.2%。其中,发生特大交通事故3起,死亡17人,伤21人,与去年同比起数持平,死亡人数上升30.77%,受伤人数上升600%。

  新手为交通事故

  主要群体

  驾龄不足三年的驾驶人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群体。该群体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53起,死亡63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25.57%,死亡人数的24.42%。

  每天18时至24时是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时段。1-10月份这一时间段内共发生交通事故302起,死亡94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32.58%和死亡人数的36.43%。

  客货汽车是

  肇事主要车型

  其中客车发生交通事故423起,死亡87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45.63%,死亡人数的33.72%;货车发生交通事故239起,死亡104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25.78%,死亡人数的40.31%。

  国省道是事故

  主要路段

  1-10月份,我市国道公路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75起,死亡96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18.88%,死亡人数的37.21%。省道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108起,死亡34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11.65%,死亡人数的13.18%。

  私家车是事故

  主要车辆

  据统计,1—10月份,私家车辆共发生交通事故477起,死亡103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52.88%,死亡人数的40.23%。在营运车辆中,货运汽车共发生交通事故201起,死亡95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的21.68%和死亡人数的36.82%。

  超速逆向行驶

  最致命

  超速行驶、逆向行驶、无证行驶、违法占道行驶、未按规定让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是造成交通死亡事故的主要违法行为。其中,因超速行驶死亡30人,占死亡总数的11.63%;因逆向死亡36人,占死亡总数的13.95%;因无证驾驶死亡21人,占死亡总数的8.14%;因违法占道死亡27人,占死亡总数的10.47%;因未按规定让行死亡37人,占死亡总数的14.34%。

  四项措施

  控制交通违法

  第四季度历来是道路交通运输的高峰期和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为此,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强化四项措施,确保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一是把交通安全宣传贯穿于专项行动全过程,为客运企业及其驾驶人整顿、道路通行秩序整治两大攻坚战营造舆论氛围;二是强化客运企业、驾驶人和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整顿攻坚措施,全面落实客运车辆和驾驶人教育监管措施,协调交通部门加快客运车辆行驶记录仪的安装进度;以整治机动车无牌无证等严重违法行为为突破口,依法严查无牌无证、假牌假证、超速行驶、超员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辖区事故黑点整治,尽最大努力消除国道、省道特别是县乡、农村公路上的交通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高红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